第14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作品:大史记|作者:烟楼唢呐|分类:历史|更新:2023-10-13 15:19:56|字数:22862字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语:Алматы/Almat?/??????;俄语:Алма-Ата)是哈萨克斯坦的一座直辖市,是该国的第一大城市、前首都。坐落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山区,邻近吉尔吉斯斯坦。阿拉木图早年盛产苹果,因此有“苹果城”之称。阿拉木图地处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离吉尔吉斯斯坦边境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地区、阿克苏地区太接近,不符合一个独立国家首都的要求,而且人口密度过大,发展余地接近极限,难以满足首都建设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严重,又处于地震活跃地带,首都安全受到威胁。于是哈萨克斯坦议会根据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议,于1994年7月6日通过迁都决议,在此后的几年里,阿克莫拉(阿斯塔纳)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扩建工程,为迁都作了大量的准备。一大批新建筑在市内拔地而起,交通、通讯、能源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1997年12月10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阿克莫拉郑重宣布,阿克莫拉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永久性首都”。从此,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中心。阿拉木图尽管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仍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卡拉干达(哈萨克语西里尔字母:?ара?анды,拉丁字母:Qara?andy;俄语:Караганда)是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的一座城市和该州首府,距离该国首都努尔-苏丹约230公里,其名称在哈萨克语为植物锦鸡儿(哈萨克语:?ара?ан)的意思。以人口数量计算当地是哈萨克斯坦第五大城市,仅次于阿拉木图、努尔-苏丹、奇姆肯特以及阿克托比;而2020年人口则有约49万,其中俄罗斯族与哈萨克族分别占45%和40%。卡拉干达在1931年正式建立,并于三年后获授予城市地位,在1990年代初期哈萨克斯坦自苏联独立之后更曾经短暂成为其中一个候选迁都目的地。另一方面,卡拉干达还设有三所以城市名称命名的大学、一座距离市区约20公里的机场以及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型动物园。

国家象征:

国名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文:?а3а?стан Респу6ликасы ;俄文:Респу6лика Ка3ахстан),简称哈萨克。在突厥-回鹘语中,“哈萨克”的意思为:独立自主的、心灵自由的,也暗示了欧亚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斯坦”(-stan),是指“家园”“土地,聚居地”,所以根据此,“哈萨克斯坦”是指“哈萨克族人”的聚居地。现在“哈萨克族”所指代的通常是指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哈萨克斯坦人”(哈萨克语:?а3а?станды?;俄语:ка3ахстанец)这个称谓的创造,则包括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所有公民。

2014年2月6日,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会见民众代表时,建议把国名中的“斯坦”改为“耶烈”。这样改后国家名字在哈萨克语中的字面意义就为“哈萨克人的国家”。

国旗

哈萨克斯坦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太阳放射出32道光芒,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代表天空,也象征康乐、和平、宁静;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1992年6月4日启用。

国徽

哈萨克斯坦国徽启用于1992年6月4日,为圆形,以蓝、金为主色。国徽突出表现哈萨克人传统的金色毛毡圆顶帐篷、饰带凌空飞扬的骏马,象征游牧生活;底部饰带上是哈萨克文国名“哈萨克斯坦”。

国歌

《我的哈萨克》

Алтын к?н аспаны,

Алтын д?н даласы,

Ерл?кт?? дастаны,

Ел?ме ?арашы!

Ежелден ер деген,

Да?кымы3 шы?ты ?ой.

Намысын 6ермеген,

?а3а?ым мы?ты ?ой!

Мен?? ел?м, мен?? ел?м,

Г?л?? 6олып ег?лем?н, Жыры? 6олып т?г?лем?н,

ел?м! Ту?ан жер?м мен?? – ?а3а?станым рпа??а жол аш?а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史记》,方便以后阅读大史记第14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史记第14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并对大史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