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总统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释放了被以“叛国罪”逮捕的东巴人minmeng盟领袖谢赫·穆吉布·拉赫曼,此人就任孟加拉国首任总统。
马来西亚和其邻国印度尼西亚于1972年2月24日正式承认孟加拉国的独立,也是首批承认孟国的musilin居多国家。1999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曾经访问孟加拉国,同时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也于2000年访问马来西亚。两次访问使得两国开始进行合作,使孟加拉国劳工能够出口至马来西亚。
1974年爆发独立以来首次大规模饥荒。
1975年8月15日,孟加拉国人minmeng盟领袖、首任总统谢赫·穆吉布·拉赫曼遇刺身亡。1981年5月30日,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领袖、齐亚·拉赫曼总统在吉大港遇刺身亡,阿卜杜勒·萨塔尔出任代总统。
1982年3月24日,陆军参谋长侯赛因·穆罕默德·艾尔沙德宣布实行军管,解除萨塔尔的总统职务,自任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后任总统。齐亚·拉赫曼遗孀卡莉达·齐亚领导的民族主义党及穆吉布·拉赫曼长女谢赫·哈西娜人minmeng盟与艾尔沙德军政府展开斗争,1990年12月6日,艾尔沙德辞职,结束他九年的独裁统治。在1991年大选中,卡莉达·齐亚获胜出任总理。
2006年10月31日,无党派看守军政府成立,总统亚杰丁·艾哈迈德兼任看守军政府总理。孟加拉国第九届议会选举原定于2007年1月22日举行,但由于当时两大政党前总理卡莉达·齐亚为首的民族主义党(BNP)和以前总理谢赫·哈西娜为首的人minmeng盟(Awami League)斗争日趋激烈,政局日益恶化,总统亚杰丁·艾哈迈德被迫于2007年1月11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取消一切政党活动。2007年1月12日,法赫尔丁·艾哈迈德宣誓就任看守政府总理。他的看守军政府执政两年,在国际压力下,2008年12月29日举办国会大选,结果为孟加拉国人minmeng盟大胜,赢得国会300席中262席,党zhuxi谢赫·哈西娜于2009年1月6日第二次出任总理。2009年2月12日齐鲁尔·拉赫曼就任第十九任孟加拉国总统,人minmeng盟持续为孟加拉执政党至今。近年孟加拉国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孟加拉国东南部邻缅甸,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连,南临孟加拉湾。总面积平方千米,海岸线长550千米。国土的大部分低于海拔12米(39英尺),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3英尺),就会有大约10%土地会被淹没。
地形地貌
80%以上的领土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击而成的三角洲上,属于肥沃、平坦的冲积平原,河道纵横密布,河运发达,河流和湖泊约占全国面积10%,非常适合农业和渔业,但雨季极易泛滥。沿海多小岛和沙洲。东南端为吉大港山区,平均海拔300—600米,孟加拉国最高峰凯奥克拉东峰,高1229米,刚好位于此地理区上。矿藏有天然气、煤、钛、锆等。
气候
孟加拉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具有不稳定性而多旱涝;年降水量西部约1300-1500毫米,东部达2000-2500毫米。月平均最高气温40.5℃,雨量自西向东递增,年雨量1300—2500毫米。1月温度最低,1-4月干旱。6—10月是雨季,雨量占全年80%。常年有从印度洋刮来的飓风。由于孟加拉国以北是海拔平均逾3000米的青藏高原,以东也相当接近海拔逾1000米云贵高原,两者都是幅员广大的高原,因此每年北半球冬季来自亚洲中部的冷空气难以南下该国,也相比相同纬度的东亚地区更暖和。
水文
孟加拉国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是世界上河流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全国有大小河流230多条,内河航运线总长约6000公里。全国约有50至60万个池塘,平均每平方公里约有4个池塘。恒河下游Padma、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贾木纳河,梅格纳,卡纳夫里,提斯塔等。包括支流共230条河流。
自然资源
孟加拉国矿产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石灰石、硬岩石、煤炭、硅砂、白粘土等。天然气已公布储量为3113.9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煤炭储量约7.5亿吨。孟加拉国森林面积约2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约13.4%。此外,孟加拉国还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未探明。
行政区划:
区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