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
美国一共有511个煤炭发电厂,1740个天然气发电厂,99个核反应堆和63个核电站,1436个水力发电站,843个风力发电站,772个太阳能发电站,1098个石油发电站。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2020年美国发电量同比下降2.9%,总量约为4万亿千瓦时,约为全球发电量的15.18%,约为中国的54.05%。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核电占比将由2020年的21%下降至20%,2022年进一步降至19%;可再生能源占比将由2020年的20%升至21%,2022年进一步升至23%。根据美国能源部预测数据,如果美国国会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和零部件工厂采取税收抵免等政策,到2035年,太阳能发电占全国电力供应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上升至40%以上。太阳能项目目前有资格享受26%的税收抵免,该抵免正在逐步取消。政府力推将协议延长10年,并为太阳能组件的制造提供新的激励措施。
国家外交:
外交政策
美国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以色列、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被视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古巴、伊朗、朝鲜、索马里和苏丹。
随着国力渐增,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开拓。为此,美国占领了太平洋的许多领土,包括夏威夷和菲律宾,迫使日本开放贸易,并与欧洲列强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创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名永久会员之一。
冷战期间,美国最初试图限制苏联于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联合盟国对抗任何向北美和欧洲的军事入侵,后来又有14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共同防御联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继续实施全球战略“再平衡”,巩固与传统盟友关系,提升与新兴大国关系,推动建设“多伙伴世界”。加大对亚太投入,促进中东国家“民主转型”,保持跨大西洋关系稳定。继续从阿富汗撤军,推进防扩散。大力实施“出口倍增”计划,开展经济外交,拓展全球市场,应对欧洲债务危机。
2014年12月17日,美国决定与古巴恢复正常关系,并放宽多项执行了50多年的制裁措施。同日,两名遭古巴扣留的美国公民获释。作为交换,美国宣布释放三名古巴特工人员。
2019年1月23日下午,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与美国断交,并要求美使馆人员72小时内离开委内瑞拉。当天,委内瑞拉反对党派在首都加拉加斯发起大规模游行,反对党领袖、委内瑞拉议会领导人瓜伊多宣称为该国“临时总统”,随即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拉美多国领导人表示承认,引发马杜罗强烈不满,宣布与美断交。
对外关系
同欧盟的关系
美国与欧盟总体上是盟友关系,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中,美国与欧盟的原则立场基本一致。奥巴马政府表示,在北约东扩、俄罗斯、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将更多开展外交活动,更愿意听取欧洲方面的意见。
同俄罗斯的关系
美国与前苏联曾经是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和军事领域竞争激烈。“冷战”结束后美俄关系发生变化,在防扩散、朝核和伊朗核问题等重大问题上,美国需要俄罗斯的合作。奥巴马政府执政后,美俄关系经历“重启”,两国关系不断改善。2014年3月,受乌克兰问题影响,美俄关系出现紧张。
同日本的关系
美国继续巩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灾难后,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等发表讲话,对日本表示慰问,并派军舰、救援队、核专家等助日救灾,承诺与日本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帮助日本灾后重建。
同中国的关系
(一)建交时间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概述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上海公报”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应邀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中国领导人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重申,“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美国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美国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解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广泛领域开展了交流与合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