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不用牺牲,李爱国的计划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作者:四条腿的小白兔|分类:都市|更新:2023-11-30 12:00:02|字数:5730字

自己的计划竟然能呈现到【农夫】面前,这实在是太让人激动了。

李爱国精神抖擞起来,拿起纸笔开始计算计划的相关细节问题。

老黑,老白,老刀在旁边打辅助。

身为通讯员的燕子,则去联系机场方面。

就在五人小组商量计划细节的时候,周武也带着两位保卫干事来到了盐镇。

盐镇是距离海边不远的一座小镇。

这里古称盐汛。

“汛”是明清时期基层军事机构的名称。

盐镇东南面呈扇形环绕大海,先民靠海吃海,煮海水为盐,盐业也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在前朝曾经拥有几十个盐灶,解放后国营盐场在距离小镇上十几里的地方设立了“军民田”。

因此经常有吃公家粮食的职工们来这里逛街,盐镇也比周边的小镇更加的繁华。

盐镇有上、中、下三条老街,

老街两丈余宽的狭窄坡街以鹅卵青石彻铺,街道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房舍,

在三条二里长的窄街上,有油坊缸房,旅店商铺,铁匠、木匠、泥瓦匠、银匠、皮匠、口袋匠……镇上居民,不是买卖人,就是手艺人。

每月的2、4、6日是盐镇的集日。

每逢集日,附近的农民不约而同到集市来,将自己种的农产品如番薯、花生等挑到集市上卖给镇上的渔民。

但更多的时候是他们之间进行原始的物物交换,往往是一把菜换多少鱼,有时候也以米作为货币。

今天是4号,正是集日。

所以盐镇显得比往日更加热闹。

周武和两位保卫干事早就换上当地老百姓的衣服。

身穿粗布褂子,腰间缠着黑布条子,脚上穿的是黑色圆口布鞋,头上戴了一顶草帽。

这些衣物还都是半新不旧的,再加上他们操着一口熟练的盐镇话,进入盐镇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几人在盐镇上转悠了一圈,花了几毛钱从摆摊的铺位上,买了一把土烟叶,确定没有被跟踪后,这才晃悠到位于镇尾的刘记油坊铺。

油坊铺是那种老式的作坊,由一头驴子带着碾盘转圈。

逼仄的铺子内,人声驴叫声掺杂在一块,显得格外的热闹。

“老刘在家吗,啰是东边大姨家来的,刘福老叔在家吗?”周武大大方方的走进铺子内,同一个瘦高个打了声招呼。

刘福是镇上的积极分子,在造船厂改造的时候,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也算是造船厂保卫科安插在盐镇上的眼线。

瘦高个是刘福的侄子,虽不清楚他们的身份,却也知道知道一些典故。

“啰家的驴子不偷吃嫩们的油饼,嫩们要是不信,就在这里盯着。”

“啰还有客人,就不招呼嫩们了。”

瘦高个随口敷衍了两位难缠的客人,冲着周武点点头:“在的呢,搁后院里晒太阳,啰去喊他。”

“不用了,你前面带路就好。”

瘦高个转过身带着几人走进后院,距离很远就扯着嗓子喊道:“叔哇,东边大姨家的表哥来了。”

待周武走进院子,瘦高个轻轻关上门,示意媳妇儿搬来凳子,坐在那里守着门,他自个则去前面继续招呼客人。

刘福今年将近五十岁了,却身体健壮,正拎着木锨在院子里翻晒油渣。

这玩意可以到码头上跟渔民换鱼,也可以自家炒菜用。

见周武亲自登门,刘福慌忙不迭的放下木锨,大步走过来。

“周领导,您今儿怎么亲自过来了。”

刘福年轻人的时候,家里面遭了苦难,跟着大兵去过不少地方,所以乡音已经消退不少。

说着话,他就要搬凳子倒水。

周武伸手拦住他:“刘福同志,别忙活,今天我来到这里是有点事情想问你。”

(本章完)

喜欢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第303章 不用牺牲,李爱国的计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第303章 不用牺牲,李爱国的计划并对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