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劲松接通电话,礼貌道,“曹主任好。”
那头的曹京荣直截了当的说,“杨劲松同志,您让人送来的优盘我们打开看了,请帮我们联系一下那位提供资料的同志,我们需要和他当面核实一下。”
杨劲松说,“我尽量抓紧,但可能不会那么快联系上。”
曹京荣问道,“怎么?不方便吗?”
杨劲松没有隐瞒,说,“当事人受到一些威胁,安全没有保障,都是他联系我。”
曹京荣说,“明白了,你想办法找到他,然后告诉我,我来安排。”
杨劲松说,“好的,我一定尽快联系。”
放下电话,杨劲松看着何劲武问道,“你有小张的联系方式吗?”
何劲武点了点头,“我跟他联系吧。”
赵晓慧问,“怎么了?”
杨劲松说,“省纪委要找刘家玉核实情况。”
赵晓慧说,“那我们快吃吧,吃完赶紧走了。”
何劲武说,“没事没事,不急,跟他联系有固定时间点的,这会也联系不上。”
赵晓慧转头看向杨劲松,“陈东旭几点回到酒店?”
杨劲松说,“我让他两点之前回去,我们吃完饭回去也差不多。”
虽然是送别宴,但要开车,下午都有事,也就没有喝酒,以茶代酒表示一番后,单纯吃饭时间就很快,前后一个小时多点。快结束的时候,杨劲松买单,看着服务员递过来的单子,上面标着打五折。好奇的问,“你们中午吃饭都打五折吗?”
服务员微笑着说,“不是,这是我们老板特别关照的,说给你们打五折。”
杨劲松明白这是因为他刚才出手救人了,客气道,“替我谢谢你们老板。”
服务员说,“好的,我一定转告,他送完病人刚好有点事赶不回来,要不然他会亲自过来。”
杨劲松说,“没事没事,他忙他的。。”
离开饭店,刚上车,谢淑芸突然说,“哥,我可能过敏了。”
杨劲松“嗯?”的一声,转过头看着谢淑芸,“什么感觉?”
谢淑芸说,“头皮和脸上感觉发痒。”
赵晓慧说,“中午也没吃什么呀,会是什么过敏?”
杨劲松问道,“你吃没吃油炸小河虾?”
谢淑芸说,“我就吃了两三只。”
杨劲松转头看向何劲武,“看哪里有药房停一下,我去给她买点药。”
赵晓慧看着谢淑芸,关心道,“难受吗?”
谢淑芸说,“刚开始,还好。”
杨劲松说,“这家伙先天性皮肤脆弱,吃东西稍不注意就过敏。”
谢淑芸说,“我一直很注意,都好多年没过敏了。”
杨劲松嘱咐道,“我记得上次就是吃了什么油炸的海产品,没一会就过敏的,不长记性,以后有些水产品,尤其是油炸的,不要乱吃。”
赵晓慧问,“过敏没法根治吗?”
杨劲松摇摇头,“过敏源很多,治疗也不一样,别看不是什么严重的病,但根治却很难,最好的办法是平时自己注意。”
车离开秦月河古街没多远,看到一家大药房,杨劲松下车买了一盒抗过敏药,出来后又到边上的小卖部买了两瓶矿泉水。
回到车上,递给谢淑芸,叮嘱道,“吃一片,多喝水。”
赵晓慧说,“脖子上皮肤有点红了。”
杨劲松说,“皮肤过敏就是很快,如果不及时处理,全身都会红肿,痒得难受。”
谢淑芸听话的吃了一片药,自嘲道,“但愿能压下去,要不然一个大花脸,难看死了。”
杨劲松说,“一会就好了,成不了丑小鸭。”
谢淑芸捂着嘴笑。
何劲武说,“家里有医生就是好。”
谢淑芸骄傲的说,“从我哥上了医科大,我们家就没人再去医院了,有点什么不舒服就给我哥打电话。”
赵晓慧笑呵呵的说,“是不是亲戚家全包了?”
杨劲松说,“差不多吧,还有一些朋友。”
谢淑芸说,“我哥从小有当医生的潜质,我记得我第一次过敏,我还小,痒的难受死了,那时农村,也不大懂,离医院也远,我哥就用湿毛巾敷在我脸上脖子上,夏天没有冰水,就用凉的井水。”
杨劲松说,“你咋不说你当时撒娇还哭呢。”
谢淑芸脸一红,娇羞的叫道,“哥。”
赵晓慧哈哈一笑。
二十分钟后,回到酒店,下车后,杨劲松问谢淑芸,“好点了吗?”
谢淑芸说,“不痒了。”
赵晓慧看了看,“不红了,只是肿块还没消下去。”
杨劲松说,“这得有一会,没那么快。”叮嘱谢淑芸,“以后出去吃饭随身带一片药放包里。”
谢淑芸说,“知道了。你现在就回去吗?”
杨劲松说,“我得回去了,明天招聘面试,我还得回去安排一下。你呢?”
谢淑芸说,“我陪嫂子去买衣服。”
杨劲松关切道,“别回去太晚了啊,你们学校还是有点偏的。”
赵晓慧娇嗔道,“你就放心吧,我会负责送她回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