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憨笑一下说,“这么大,估计要花不少钱的。”
杨劲松说,“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二叔说,“你年龄也不小了,成家,还要买房子,可不要把钱拿来折腾了。”
杨劲松说,“没事,我心里有数。昨天你也听到了,新来的书记对农村发展很重视,昨晚上严叔来我家也是谈他当年弄的那个新农村建设方案,我看现在是个机会。以前我们杨家在这一片好歹也是个大户人家,这几年大多去了城里,只有春节大家才回来聚聚。趁着这次机会,我们杨家也算带个头,自家内部成立一个合作社,或者就叫家庭农场,以你为主,其他家如果有人愿意回来更好,不愿回来也不勉强。”
二叔说,“行,我听你的,其他家问题不大,只是你五爷爷和三爷爷有点闹别扭,我不知道会不会愿意。”
杨劲松笑了笑,说,“五爷爷的工作我来做,刚好过段时间我去县里,顺便去看看他。”
二叔说,“家族里可能也就你爸和你说话管用。”
杨劲松说,“这么一大家子人,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的,总得来说大家还是不错的。”
二叔说,“那是,杨家人素质是好的,大问题没有,农忙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从来也没人计较,不像西边的朱家,兄弟之间都打的一塌糊涂。”
杨劲松说,“哎,二婶的娘家他们如果愿意也可以加入进来啊。”二婶姓朱,娘家是朱家组的,也是个大户人家,不过朱家内部却是闹腾得厉害。
二叔说,“我问问他们吧,也要听听我们杨家其他人愿不愿意。”
杨劲松正帮着二叔撒鱼食,听到二叔说,“老严来了。”
他转身一看,严叔正背着手驼着背朝鱼塘走来。
杨劲松恭敬的叫道,“严叔。”
严叔笑呵呵的说,“你没走呢?”
杨劲松说,“我晚上走。”
二叔停下手里的活,拿出烟,递了一支给严叔。
严叔问二叔,“是不是小松又给你出主意了?”
二叔微笑着说,“刚才还在跟我说呢,让我找你商量商量。”
严叔笑道,“没事,你要做什么事,我会尽力支持。”
二叔看了一眼杨劲松。
杨劲松说,“你跟严叔说吧。”
二叔一五一十的把刚才杨劲松提出的建议和严叔说了一遍。
严叔听后没有丝毫犹豫,“没问题,那两个鱼塘你随时可以去整理,你只要定下来做农家乐,村委会一天我就给你腾出来,租金好说,空着也是空着,不是都说要鼓励种养殖大户和培育家庭农场吗,我看给你们头一年免租金,也算是咱们村的优惠政策。”
杨劲松说,“严叔,这样,您跟几个村干部商量一下,免不免,还是收多少,听听他们的意见,别到时为了租金大家心里不舒服。”
二叔附和道,“对,都是乡里乡亲的,钱不多,还闹个不愉快。”
严叔感叹说,“唉,现在是做点事不容易,大家都不做,谁也没有意见,但看到别人做了就眼红,这个那个的。行,我跟他们商量一下,尽快给你们答复。不过,你们放心,我一定支持你们。你们做起来了,其他人我相信也会跟着效仿。”
杨劲松说,“那我们现在去看一下?”
严叔说,“行,走吧。”
三个人先去看了看两个鱼塘,与现在的两个鱼塘相比差不多大小,只是长期没人管理,池塘里长着不少的芦苇。
杨劲松和二叔商量了一下,一个鱼塘专门养虾。
转了一圈,来到村委会。刚进院子,杨劲松的手机响了,杨劲松一看是个陌生的手机号码,还是临海的,心里顿时警觉起来,接听的同时打开了录音功能。“您好,哪位?”
那头传来一名男子的声音,“你好,是杨劲松吗?”
杨劲松严肃道,“我是。”心想,不是明知故问吗,既然你都打了我的电话,会不知道我是谁吗。
那头男子说,“杨先生你好,我们从临海来的,想请你出来坐坐,不知道愿不愿意赏光?”
杨劲松推辞道,“不好意思,今天我已经有安排了。”
对方却契而不舍,“没关系,哪怕吃完晚饭出来喝喝茶也可以,我想有些事我们见面谈谈为好。”
杨劲松不知道对方是谁派来的,心想,见面了解清楚也好,看看他们到底要干嘛,不过嘴上并没有立即答应,说道,“我都不认识你,我们之间有什么要谈的呢?”
对方哈哈一笑,“杨先生,抱歉,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姓刘,叫刘家玉,是省人医杨劲松的朋友,这你应该知道我们是为何而来了吧?”
杨劲松佯装不明白,“我和那位从没见过,更无往来,我不知道有什么事需要你们跑来跟我面谈的?”
刘家玉笑了笑,说,“杨先生,其实我知道你心里清楚怎么回事,都是在外面混的人,用不着遮遮掩掩的,我们远道而来就是想跟你好好商量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