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微信说,“有人给我出难题了,明天见面再说。”
杨劲松看完后,拧着眉头,感到有点纳闷,心想,这是啥意思,谁给他出难题了?出什么难题?与自己有关?难不成也是说情安排人到景区急救中心?既然赵斌说了明天再说,他也不好多问。
到了景区酒店,杨劲松陪着何劲武泡了个温泉,到十一点多,酒也差不多醒了,两人去了老罗叔家,何劲武把车开回去,杨劲松则回了宿舍。
在新宿舍的第一个晚上,杨劲松没想到居然失眠了,一直到凌晨快四点了才迷迷糊糊的睡去。
第二天早上是被何劲武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的,睁眼一看已经快八点了。
反正也是要回家,杨劲松没吃早餐,等何劲武过来接上他,两人就直奔乡下。
到家刚停下车,何友财就笑嘻嘻的从屋里出来。
杨劲松问道,“你们早到了?”他倒没觉得惊奇,何友财来过家里,也见过自己父母。
何友财说,“我们也是刚到。”
杨劲松刚准备介绍何劲武认识,一回头看到他正从后排座椅上拿东西,问道,“兄弟,你这是干嘛?”
何劲武微笑道,“第一次来看叔叔阿姨,总不能空手来吧。”
杨劲松说,“你这就见外了,本来来就是随便坐坐的。”
何劲武把头靠近杨劲松耳边,低声说,“里面有一份可是大小姐特地买的。”
杨劲松笑了笑,说,“谢谢。”
何友财上前帮忙拿,杨劲松介绍说,“这是我们镇财政所的何所长,老何,这是你们本家何队长。”
何友财半开玩笑的说,“那我就是高攀了,这位本家老弟这么有出息。”
何劲武说,“哪里哪里,工作而已。”
进屋后,杨劲松又给父母和李祥贵彭燕华介绍了一下何劲武。
何劲武看着杨劲松父母,礼貌的说,“叔叔阿姨,新年好。”
杨劲松的母亲说,“你们跟小松都是朋友,来玩还带这么多东西,太客气了,以后可不兴这样。”
何劲武说,“第一次来,这是规矩。”
杨劲松父亲说,“认识门了,以后经常来,随便点,可别再带什么东西了。”
何劲武微笑道,“一定一定。”
彭燕华笑眯眯的看着杨劲松,“要不是车上他们跟我说哪些人来,我都蒙在鼓里呢。”
杨劲松打趣道,“给你点小意外。”
母亲见到杨劲松问道,“小五不来吗?”
杨劲松说,“来啊,去接人了。”
彭燕华微笑着问道,“小五跟你一个村是不是?”
杨劲松调侃道,“是的,我妈见到小五比我这个儿子还亲。”
母亲笑骂道,“你这个臭小子,你不在家的时候,小五可是没少来帮忙。”
李祥贵说,“难怪这兄弟俩跟亲兄弟似的。”
何劲武说,“很难得,从小一起长大,相互了解。”
父亲说,“在外面工作,大家有个照应。”
何友财说,“劲松人善良,在外面人缘很好。”
杨劲松父母听了当然心里很高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没几分钟,小五陪着赵斌进来了。
赵斌挺客气,专门给杨劲松的父母带来了营养品,杨劲松给自己父母介绍说,“这是我们新来的县委书记赵书记。”
父母感到很惊讶。父亲憨笑一下,伸出双手和赵斌握了握,赵斌也双手相迎。
赵斌礼貌道,“叔叔阿姨,新年好。”
杨劲松的父亲说,“赵书记新年好。”
杨劲松的母亲微笑着的说,“赵书记新年好。”转头就责怪杨劲松,“你也不预先跟我们说一声。”
边上的小五说,“婶,我可是空着手来的啊。”
杨劲松的母亲说,“你要是提着东西来,下次不给你做饭吃了。”
大家哈哈大笑。
赵斌没见过李祥贵和彭燕华,杨劲松给一一做了介绍。
杨劲松家农村有个习俗,客人第一次来,主人都要给客人做一碗荷包蛋,里面加红糖,至于荷包蛋数量,有三个有五个。
赵斌笑呵呵的看着杨劲松的母亲,说,“阿姨,这里也有这个习俗?我记得南方客家人有这个习惯。”
杨劲松的母亲说,“我们这里也有这个习俗,招待尊贵客人的。”
小五说,“以前穷,自己舍不得吃鸡蛋,专门留给招待客人,现在日子好过了,但这习俗一直保留着。”
赵斌赞许道,“这是很有意义的礼仪,是应该传承下去。”
每人吃了一碗,又闲聊了十几分钟,大家便去了杨劲松二叔的鱼塘。
杨劲松的二叔早就准备好了鱼竿和鱼饵。
赵斌询问了一番杨劲松的二叔,鱼塘的收益怎么样,除了鱼塘,家里还有其他什么副业等等情况,二叔都一五一十的回答。
赵斌以前在京城的时候,节假日也会出去钓钓鱼,这是培养耐心很好的休闲活动。挂鱼饵甩杆,动作都很熟练。
何友财恭维道,“一看书记就是个高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