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别栽在我手里

作品:官场情缘|作者:沐子新生|分类:都市|更新:2023-07-30 00:22:31|字数:8614字

杨劲松规矩的接通电话,“赵书记。”

那头的赵斌问道,“在干嘛呢?”

杨劲松如实说,“在收拾房间准备搬到景区去。”

赵斌“嗯”一声,说,“徐局长跟我说了,急救中心开始组建了。”

杨劲松说,“徐局长很重视,专门召开了局党组会,成立了筹建领导小组,安排了几项工作,今天我把设备采购、房子装修、人员招聘等相关方案报给了他们。”

赵斌说,“认真准备,考虑全面些。”

杨劲松说,“明白。”

赵斌话锋一转,问道,“你对县医院熟悉吗?”

杨劲松实话实说,“接触不多,很少去。”

赵斌追问道,“是不是因为当时拒绝过你?”

杨劲松说,“也不是,公事,我们兽医站跟他们没什么交集,私事,没病也不会去那种地方。”

赵斌继续问,“一点也不了解?”

杨劲松说,“有几个室主任关系还可以,平时也就是闲聊中知道一些。”

赵斌问道,“当初顾寒松是什么理由不接受你?”

杨劲松说,“明面上三个理由,一是没有编制,二是宁兴毕竟是小地方,人的思想观念保守,妇产科来个男医生不合适,三是说我毕业参加省人医招聘考试成绩不好。”

赵斌说,“真正的原因是他要安排赵锦平的外甥女?”

杨劲松说,“很多人都这么说,因为事后不久,赵锦平的外甥女就被安排进去了。”

赵斌突然又岔开话题问道,“你对急救中心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杨劲松小心翼翼的说,“现在定位是院前急救为主,院内治疗为辅,但我觉得今后可能不够。”

杨劲松停顿下来。

赵斌柔声道,“你接着说。”

杨劲松说,“景区每年的客流量是宁兴县人口的三倍,应对突发事件是建立急救中心的初衷,从这个角度讲定位于院前急救没有错。但是,另外两个现实问题我们也必须考虑。一是,病人到时往哪儿送?从急救体系来说,急救中心需要和各医院密切配合,尤其是与县里几家医院,实现无缝对接,但目前很明显,各家有各家的想法,尤其是县医院,我担心会出现问题,二是,与大城市医疗资源丰富距离近不同,宁兴是个县,农村人口多。农村的死亡率比城里高,固然有农村人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因素,但路程远看病不方便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景区的位置很特殊,处在方庄镇、徐华镇和张林乡三个乡镇的交界处。景区往东南两公里就是张林乡下辖的自然村,往南不到三公里则是徐华镇下辖的自然村。他们去景区比到乡镇卫生院还要方便,更不要说到县医院了。从便民服务的角度考虑,赋予急救中心一定的院内治疗职能,肯定更受百姓欢迎。我倒不是地方保护思想,我们建立一个医疗机构,目的就是方便当地的老百姓就医,如果到时我们只管景区的游客,附近的村民让他们还是去当地乡镇卫生院,老百姓会怎么想?”

赵斌颔首道,“有道理,我们考虑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能头疼医头,要全面考量。”

杨劲松直言,“另外,我们县目前的120呼叫中心,实际上仅仅只是车辆调度,没有起到急救的作用。”

赵斌问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杨劲松说,“恕我直言,顾寒松不重视,原来的常友平又不懂。”

赵斌接着问,“要是交给你,你准备怎么做?”

杨劲松说,“目前120呼叫中心设在县医院,但很明显县医院无论是急救体系建设,还是人员、设备配置都没有到位。我跟县医院的人聊过,他们说顾寒松的观点是,县医院建起来的呼叫中心,为其他医院服务,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同时顾寒松也觉得急救的风险大,死亡率高,对县医院的声誉会产生影响,说白了,就是官本位。从常友平的想法看,他只希望做院内急诊,不想做院前急救,这与他的能力有关。我不是贬低他,在院内急诊,他可以让手下的医生动手,实在遇到看不了的,还有其他科室的专家,但出现场就不一样了,他心里没底。我觉得,120呼叫中心要么从县医院分离出来,独立运营,要么单独考核单独核算。”

赵斌说,“我知道了。”

杨劲松解释道,“我是个医生,可能说的这些观点有失偏颇。”

赵斌笑了笑,“没有啊,说得很好,站在了全县的高度,而不仅仅是一个急救中心的角度考虑问题。”

杨劲松感叹道,“也许是职业病吧,有时我到农村去,看到老百姓看不起病不愿看病,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宁兴说起来经济发达,但是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医务室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

赵斌说,“与政府投入不足有关。”

杨劲松说,“是,设施落后,好的人员又留不住。”

赵斌问道,“这两天和晓慧联系了吗?”

杨劲松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有,昨天晚上还打电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官场情缘》,方便以后阅读官场情缘第58章 别栽在我手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官场情缘第58章 别栽在我手里并对官场情缘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