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就这样结束了,说是放假休息,杨劲松却一点也没轻松,相反比平时上班还累。
今天是上班第一天,刚起床,就听到楼下有声音,打开房门,探头出去问了一声,“东旭,你来了?”
陈东旭跑到楼梯口,抬头看着楼上回应道,“头,是我,你昨天就来了?”
杨劲松说,“我来两天了。”说完正要转身去洗漱。
陈东旭接着问,“要我去给你买点早点吗?”
杨劲松说,“不用了,冰箱里面有团子,我从家里带来的,你煮几个,我吃三个,你要吃几个你自己弄。”
陈东旭高兴的说,“好勒。”
江南一些农村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包团子,有白团子和青团子两种。
团子呈圆球状,寓意团团圆圆,与北方的元宵相似,但比元宵的个头大,有苹果一般大小。
只是,同是江南地区,各地习惯不同,团子的做法也有些差异。
杨劲松家的做法就很简单,把糯米粉和粘米粉按一定比例和在一块,然后像包包子一样,包上各种各样的馅。白团子的馅是咸的,基本上就是把肉,青菜,白萝卜先剁碎,然后肉馅和青菜馅调和在一起,肉馅和白萝卜馅调和在一起。
青团子是用自家院子里长的苎麻叶,洗干净后捣碎,拧出叶汁,加到米粉中调和,变成青色。青团子的馅是甜的,里面是豆沙或者芝麻。
团子包好后,用蒸笼蒸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吃了。
每年春节前,母亲总要做上一大堆。吃不完,等凉了以后放冰箱冻起来,以后每天都可以吃,一般都会做上够十天半个月吃的。
杨劲松从小就爱吃团子,最多的时候,一次能吃六个。杨劲松也知道,这种粘的糯米粉做的团子吃多了不好消化,但他就是爱吃,早上吃,有时晚上肚子饿了也会吃,好像从来就吃不够。
陈东旭也喜欢吃,但他家春节前也就做够一顿吃的,所以听杨劲松说带了团子来也是很兴奋。尽管来之前在家已经吃过早饭,但他给杨劲松煮的时候还是给自己也煮了两个。
杨劲松下楼后看到院子里停了一辆普通桑塔纳,蹙眉问道,“这是谁的车?”
陈东旭嘿嘿一笑,“我开来的。”
杨劲松疑惑的看着陈东旭,“你买的二手车?”
陈东旭解释说,“是,也不是。车是我姐夫的,他准备换车,我就说给他一万块钱,让他把车给我。”
杨劲松“哦”的一声,问道,“跑了多少公里了?”
陈东旭说,“才跑了五万多公里。”
两人吃团子的时候,杨劲松轻描淡写的说道,“你姐夫挺有钱嘛,刚开五万多公里就要换车了。”
陈东旭说,“还行,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做工程的,赚了点钱。”
杨劲松一本正经的说,“那他还不送你,还收你一万块,真抠门。”
陈东旭讪讪一笑,说,“其实也就那么一说,钱我也没给他,说放我这儿炒股,赚了再给他。”
杨劲松半开玩笑的说,“那就跟他说,赔了,时间一长不给了,反正现在股市也不好。”
两人还没吃完,杨劲松手机响了,一看是镇党办主任付翔,心想,我正要找你呢,你倒主动找上门来了,接听后,礼貌的说,“付主任,开工大吉!”
那头的付翔也客气的回应一句,“杨主任开工大吉!是这样,一会十点,镇领导举行集体团拜会,让各单位负责人参加,在三楼会议室。”
杨劲松不冷不热的说,“知道了,谢谢!对了,付主任,我正好要找你呢,春节前,你陪书记去我家,我刚好不在,谢谢你们,心意我领了,只是那些东西不合适,我带回来了,一会给你送过去。”
付翔急忙说,“别介啊,这是书记的一点小意思,平时对干部职工家属关心不够,过年了吗,去你家看望看望你父母,表表心意而已。”
杨劲松说,“我说了,心意我领了,真的,东西我肯定不能收。”心想,这哪是小意思,光那些营养品,少说两三千块是要的,里面还有一个红包,他虽然没打开看,但目测挺厚的,恐怕也有三千块吧。
付翔哀求道,“杨主任,您别让我为难啊,您送回来了,书记肯定要骂我的,您还是收着吧。”这会把“你”改成了“您”,付翔的心里确实局促不安。
杨劲松说,“你不用为难啊,就说我送回来的,又不是你问我要的。你要是实在不要,我只能上交了。”
上交?那还能上交给谁,除了县纪委。听杨劲松语气这么坚决,那头的付翔有点不知所措,沉默几秒后,苦涩的说,“那我跟书记汇报一下吧。”
杨劲松说,“行,你汇报吧,我一会带给你。”说完,不等付翔再说话,就把电话挂了。
陈东旭就坐在杨劲松对面,所以电话内容听得清清楚楚的,诧异的看着杨劲松,“头,这章亚光看样子是有求于你啊?”
杨劲松不以为然的说,“我有什么好让他求的,他官比我大,我还得求他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