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说,“那个吴老头是出了名的喜欢贪便宜。”
杨劲松狐疑的看着母亲,“哪个吴老头?吴建兵他爸?”刚才和小五父子俩说话,倒是没问是哪六户人家。
吴建兵和他同龄,也是他小学到初中同学,只是成绩一般,第一年没考上大学,复读一年后勉强考上了江州师范学院。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人只在上大学期间,有年春节碰到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见过面。听说吴建兵在大学期间找了一个女朋友,也就是他现在的老婆,家里有点背景,女方的父亲是江州市什么局的局长。吴建兵长得一表人才,但说那女的长得有点寒碜。有人说吴建兵毕业不想当老师,想找个靠山,那女的刚好又看上吴建兵的帅气,也算是各取所需。结婚后,女方家挺强势,吴建兵入赘当了上门女婿,连儿子都跟了对方姓,家里的地位可想而知。所以结婚这么多年,一直都没回来过。
母亲说,“不是他还是谁。”
杨劲松说,“如果是他也就不难理解了,吴建兵知道这事恐怕都不敢告诉他老婆,更不要说接他父亲过去过年了。”
父亲嘟囔一句说,“养这样的儿子有什么用。”
母亲笑嘻嘻的看着杨劲松,“儿子啊,你女朋友不会是这样的人吧?”
杨劲松霸气的说,“老妈你放心,我才不会娶这样的老婆呢。”
父亲笑着说,“别把话说得这么满,现在的年轻人结婚前嘴上说的都挺甜,结了婚就不是那回事了。”
杨劲松说,“唉呀,你们俩就别担心了,我就是不要老婆也要管你们的。”
母亲说,“反正啊,我把丑话说在前面,真要是这样的儿媳妇,你们家门我是不会踏进去一步。”
杨劲松说,“妈,你就别担心了,我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放心。”
收拾完,父亲将鱼分成了三份,杨劲松知道,一份是要送到自己姥姥家去的,另一份是给姑姑家的。于是说道,“明天我上午给他们送去吧。”
母亲说,“你就送到姥姥家就行,你姑姑那份明天小刚说他来取。”
杨劲松“嗯?”一声,“小刚回来了?”小刚,全名谢振刚,姑姑家的儿子。姑姑家也是方庄镇,住在山边的前黄村,离自己家有十多公里。姑姑有一儿一女,儿子谢振刚临海大学建筑设计系毕业后留在了临海,在临海建筑设计院工作,女儿谢淑芸现在临海政法学院读大四,准备毕业设计了。
母亲说,“也是今天刚到家。”
杨劲松问,“那他明天什么时候来?”
母亲说,“我让他明天上午来,吃了饭回去。”
杨劲松说,“那我明天下午去姥姥家。”
母亲说,“你早上起来就送去好了,中午回来吃饭。”
父亲说,“这样老太太会肯啊,去了就得让他留下来吃饭,都好长时间不去了,老太太本来就在埋怨。”
杨劲松笑着说,“我还是下午去吧,给姥姥姥爷多带点东西去。”
母亲则说,“你舅还特地说呢,可别带那么多东西去,拿去了老太太不舍得吃,放在那里都过期了。”
杨劲松说,“明天我去劝劝她,过期了就不能要了。”
母亲“唉”的叹了口气,说,“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了,说过她好几次了都没用。你去说说,你说她听的。”
杨劲松“嗯”的答应一声。
又和父母聊了一会儿,杨劲松看时间也不早了,跟父母道了一声晚安,上楼去拿了衣服下来洗澡。
杨劲松本来就爱干净,这学了医更是如此,大三那年春节回来,用自己赚的钱买了一套太阳能热水器,和父亲、二叔三个人把一楼楼梯间边上的小房间改成了浴室,搞得跟酒店的卫生间似的,花了不少钱。
一夜无语。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爬起来,吃了点早点后,给小五打了个电话。
那头的小五正在帮严叔处理那几户人家的安排问题。
小五说,“你忙你的吧,不用过来。”
杨劲松关切的问道,“这些人还那样闹吗?”
小五说,“主要是那个吴老头,挑拨离间的带头闹呢,我准备给吴建兵打电话,让他回来接走。”
杨劲松说,“恐怕没用,吴建兵说了不算。”
小五说,“你没看到网上发的文章吧?”
杨劲松一愣,“没有啊,这还有人发网上了?”
小五说,“我也是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看到的,也好,我让吴建兵看看,看他能不能坐得住。”
杨劲松劝慰道,“你也别跟这些人呕气,年根底下,那些子女真要是就不回来,村里也不能看着这几家就这样过年,问问他们有没有亲戚朋友能投靠的,实在没有,村里想办法给他们弄点年货,怎么着也得有个年夜饭。”
小五说,“你没看到吴老头那副嘴脸呢,愣说自己家里有十万块钱现金,一会说被烧了,一会说救火的人趁乱拿走了,真是胡说八道。”
杨劲松说,“不用搭理他,他就是有一百块钱不见了恐怕都急得跟猴似的了,那可能现在这样淡定,还十万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