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殿下要抬那么多银子到栖阳殿干嘛?

作品:东宫姝色:这宠妃我当定了!|作者:笙浅|分类:古言|更新:2023-07-11 12:43:09|字数:4352字

还有一点,魏晖州想不明白。

当初他明明是在太子踏上返程,才开始布局筹划。

太子怎么会知道?

许许猛背叛了他,还是他真的……低估了太子。

太子既然知道他动了赈灾银,那他知不知道他拿去做什么用?

不,他一定不知道。

要是知道,早就告诉景元帝了。

思及此,魏晖州心下稍安。

找个替死鬼,简单。

“父皇,此事儿臣也不清楚。”

“赈灾的银子确实一直是儿臣跟户部侍郎在负责,但是儿臣只从旁协助许猛,之后的流程都是许猛在走。”

“加上当时,当地百姓也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安置,并未出现什么乱事,所以儿臣并不知道居然有人敢动这笔银子。”

“不管如何,儿臣也有错,错在不该太轻信他人,父皇恕罪。”

“请父皇再给儿臣一次机会,儿臣一定揪出到底是谁动了这笔银子。”

景元帝目光沉沉。

“好,朕可以给你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三天时间,你找出这人,并且将银子追回,给太子。”

魏晖州抬头,“给太子?”

景元帝冷哼,“银子不到位,你以为当地百姓为何能妥善安置?”

“朕也是近日才知道太子动员了当地富绅,又自掏腰包,帮你填上这个窟窿,这才帮助当地百姓度过了难关。”

\"太子对你们兄弟不薄,单就这次,他替你瞒了这么久,要不是朕收到当地地方官赞颂太子的奏折,还不知道你竟然如此无用!\"

“太子有治世之才,这天下将来都是他的,这银子本就该给他,他会用在正道上。”

大褚国库充盈,不缺这一百万两。

魏晖州心下复杂:“是。”

“你跟太子都是朕的儿子,朕有生之年不想看到你们骨肉相残,不要觊觎不属于你的东西,还需要朕提醒几次?”

都是他的儿子?

魏晖州心里冷笑。

都是你的儿子,那你为何要这么差别对待。

明明他母妃是功臣遗孤,没人比她更配坐上皇后之位。

景元帝却能为了朝政稳固,立霍氏为后。

先委屈了他母妃,再来委屈他。

心里想得再多,魏晖州面对景元帝还是不敢表露分毫。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

“但愿你心里真的这么想。”

景元帝就差没有明说了。

他也知道这个儿子听得懂。

“回去吧,大褚不留贪官奸佞,尽早处理。”末了,意有所指道:“异心之人,留不得。”

“是,儿臣告退。”

孙公公进来见到景元帝面色极差地揉着眉心。

他上前,“皇上,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奴才去叫胡太医。”

“身体不舒服能叫太医,要是心里不舒服呢?”

“啊?”

孙公公听不懂皇上的意思。

只猜测是不是二殿下惹皇上生气了。

“无需叫太医,朕身体好着呢。”

不仅身体好,也很清明。

希望二儿子将他的多次提醒听进去。

他是帝王也是人父。

总不希望子女反目成仇。

魏晖州离开皇宫,略微思索后,骑马直奔唐府。

“曾祖父,上次的事情是本殿考虑不周。

“这些日子,本殿常常自我反省,终于懂了您的苦衷。”

唐老爷子担忧了这么多天,听见魏晖州这么说,忍不住涕泪纵横。

“好,你能自己想明白就好,就好啊。”

“多谢曾祖父提点。”

魏晖州再次拱手,“今日过来,除了来探望您,曾外孙还有一事相求。”

“殿下请说,只要不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老臣都可以答应殿下。”

魏晖州,“您放心,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唐老爷子看着他。

“当初西南水患的事,相信您也有所耳闻。”

“父皇将赈灾的事情交给本殿,银子却在运输途中被一伙山匪截获,不仅如此,官匪交战两败俱伤,也损失了大褚好些将士。”

“后来,本殿跟当地地方官找了当地的富绅,这才勉强替百姓渡过难关。”

“可当初说了,那银子只是先借,因迟迟找不到山匪老巢,至今仍未归还。如今那些富绅已经对当地官绅有了意见,再不解决,怕是会惹出祸事。”

“这件事情,我一直不敢告知父皇,既不想父皇对本殿失望,也不想让他担心。”

“此事责任在我,我这段时日都尽力在寻山匪,相信不日就会有消息,可这比借款却是不能再耽搁,这才厚着脸皮来找您帮忙。”

“这简单。”唐老爷子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他让人去抬来两个箱子。

“这里有一百万,殿下拿去用。”

唐家也是大家族,几十年过去。

斯人已去,大不如前。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万纹银还是可以拿得出。

魏晖州心头的石头落了地,这声谢,道得真心实意:“多谢曾祖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东宫姝色:这宠妃我当定了!》,方便以后阅读东宫姝色:这宠妃我当定了!第58章 殿下要抬那么多银子到栖阳殿干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东宫姝色:这宠妃我当定了!第58章 殿下要抬那么多银子到栖阳殿干嘛?并对东宫姝色:这宠妃我当定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