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帝国财政
“哈哈哈……多吗?这里的八亿多两白银只是三分之二,后续还有大约四亿两白银,到时候唐大人就负责派人去金涛阁运送了。”
陆浩乐呵呵笑道。
“下官知道了!”
唐煜欣喜若狂。
户部尚书看似掌管全国的财政,可是,花钱的地方太多,陆浩上台之后,连续不断追加军费,现在的户部深感吃力。
好在这个丞相大人不但会散财,还会赚钱,这么一个查抄拍卖,又整了十几亿两白银。
这么一下子,帝国的国库就又富裕了。
“唐大人,那个大箱子里面全部是一万两一张的银票,可千万查点清楚了。”
夏薇指着一口箱子,大声提醒道。
“夏小姐放心,户部就是数钱的,保证出不了错!”
唐煜大人心情大好,嘚瑟万分。
这个人就是一个德行,只要有了钱就开始嘚瑟,连户部尚书也不例外。
陆浩也深知他的压力,这才把这些钱财全部纳入国库。
毕竟,眼看着帝国战事将起,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
“丞相大人,夏小姐,请到衙门内用茶。”
唐煜上前招呼陆浩和夏薇,邀请他们进去坐坐。
“好啊,那我们就喝喝茶,辛苦各位大人了。”
陆浩欣然同意了。
唐煜把两人迎入大厅,下人立即送来了香茗。
“唐大人,皇上安排你来执掌帝国财政,你一定要尽心竭力,一定不要辜负皇上的嘱托。”
陆浩随口说道,却是点醒他是皇上的人。
“下官明白!一定不负皇上和相爷的嘱托,管理好户部。”
唐煜大声应道。
他故意加上了相爷,意思是现在皇上昏迷,下官只能忠于你了。
“唐大人,现在帝国内忧外患,所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又不能跟百姓增加赋税,因此,户部的压力很大,这点本相是知道的。”
“帝国受灾的地方,户部可以酌情减少赋税,缓解一下地方百姓的压力,至于帝国的财政收入,本相一定会想办法保证的。”
陆浩沉声交代道。
“相爷,帝国的确有些地方需要减少赋税,而且还有些地方需要拨款修复农田基本设施……”
唐煜也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
“既然唐大人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建议,明天上书一份奏折,本相支持你!”
陆浩笑着说道。
两人又详细谈论了一些地方制度的弊端,以及一些改革方案。
由此,陆浩想到了前世大秦帝国的商鞅变法,令整个秦国强大起来。
如果在乾元大陆进行一场类似商鞅变法的运动,能不能让整个历史进程再加快一点呢?
想要成功的话,必须要等蒸汽机研制成功之后,才能真正进入工业时代。
现在乾元大陆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也只是一般的作坊。
陆浩来到这里,扩建了那些作坊,使之逐渐向工厂转移,生产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军工开始,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而军工最终的目标,就是侵略和掠夺。
唐煜以前是皇上的人,能够得到雄才大略的慕容渊赏识,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庸人。
在得到陆浩的授意后,立即连夜修书,将自己的想法和改革的方案上报朝廷。
……
第二天,陆浩召开军机处高层会议,逐条逐句进行了调整和修正,很快就落到了实处。
正是因为这一次的农业改革,让帝国的农业发展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工部尚书董必方,第一次参加军机处的会议,显得有些拘谨,却也有上报了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主要是对全国的水利设施和道路交通的规划。
“丞相大人,下官以为,帝国想要强大,水利设施的修缮和维护必不可少……”
董必方说起公事,滔滔不绝。
很显然,他有一身的抱负,却无处施展,而陆浩正好给了他一个大展拳脚的平台。
对于他所提出的按片区划分水利设施建设,奖励耕作,减免赋税……
还有在帝国扩建主道路,拓宽州与州之间,郡与郡之间,县与县之间的主干道。
这么一下子算下来,帝国又得支付上千万两白银。
陆浩现在完全就是不差钱的主儿,大笔一挥,批准了董大人的建设方案。
当然,现在把主干道加宽,以后再铺上水泥,那就快多了。
一切还是在陆浩的掌控之中。
好在陈林和刘牧还在蓄力,并没有主动交战的意思,陆浩等人也可以轻松一点。
不过,陆浩还是让独孤峰再次派人叮嘱驻守北面汝阳城的韩将军,千万马虎大意不得。
万一汝阳城丢失,帝国可就麻烦了。
征东大将军薛岳那边没有消息传来,显然情况并不是很好,也不会太糟。
南面的大隋帝国,现在也没有任何动静,终于可以休息几天了。
“独孤大人,侯爷的伤势怎么样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