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魔都的股票认购证是个造富神话,是一趟黄金列车。
刘江在1月30日和31日的两天时间内让段培龙等保镖去买了20万份无记名股票认购证,也就是俗称的白板。每份30元,一共花了600万元。
其实以刘江的身家和赚钱能力来说,已经看不上这点钱了。
可是前世重生文看多以后,对这个神奇事物感觉不参与一下有些对不起自己重生的身份。
2月1日起,刘江就开始收购市面上的认购证。刘江安排人收购的时候,不论多少,不论价格,只要和市价相差不大就收。
到2月3日刘江总共囤积了23万份,要知道这些发行1000万份,历史上实际只卖了207.7万份,这次受自己的20万刺激,最后一天比历史上多了几万份,总的才卖了231万份。
刘江家和冯影家这回没有一起过年,因为各家有各家的亲戚。
刘江家就迎来了一家奇葩亲戚。
刘德忠是独子,父母在刘江小时候去世了。
王春秀是姐弟三人,除了王德贵外还有一个妹妹王春芳。
王春芳比王春秀小两岁,早年嫁到隔壁市去了。生了一个男孩比刘江小两岁,叫叶不凡。
这次过年按照惯例是送刘江外公过来住王春秀家一段时间。
刘江的外公叫王鹏翔,曾经是抗战老兵,当年是飞虎队的飞机师。后来解放后成为一名工程师,工资挺高的。这也是当时王春芳执意要将老人带在身边的唯一原因。
王春秀和王德贵对刘江的小姨从小没有好感,要不是几姊妹长得像,还以为是抱来养的。
王春芳这人好吃懒做,还比较势利,平时爱贪便宜。王春秀和王德贵从小就没少吃她的亏。
可是因为老人的事,还不能不理会。
王德贵前不久去看了老人一次,告诉了自己的传呼号。没有告诉二姐家自己和大姐家的事。
这回王春芳带着丈夫和儿子领着王鹏举到北阳过年,一是因为老人嚷着要来看儿子和大女儿。二是炫耀自己家老公买了一辆普桑。
刘江的小姨夫是名耙耳朵,虽然在外边做买卖时大气磅礴的,可回到家就变得和风细雨。
王德贵的传呼机响了起来,见是王春芳的电话,回过去后就听见电话里像爆豆一样,“德贵,大姐家是不是搬家了?你来接我们一下。”
“等着。”
王德贵哼了一声,就找了一辆自行车骑着去了刘江家原来住的筒子楼。
门一开,王德贵搀扶着老爷子进来,刘江和刘璃忙过去喊道:“外公,我来扶你坐下。”
王春芳和叶永领着叶不凡提着几样水果进来,见到刘江家宽敞明亮,装修又好,很是意外。
王春芳以为自己家是三姊妹中过得最好的,不想大姐家比自家强了无数倍。
王春秀见老爷子来了,擦着手就来和老父亲打招呼。
王春芳却是大惊小怪的喊:“哎呦,大姐,你家这是发财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房子呢。”
王春秀淡淡的回答道:“这没什么几乎没有花什么钱。”
王春芳想了想,这毕竟是县城,比不得自己在市区,再说大姐夫也当了个小领导,可能来路不正。自行脑补后就打消了大姐家发财的念头。
外公年纪有七十来岁,不算太老,照他自己说的,当兵时锻炼得多,现在到老身体还好。平时老人家耳聪目明手脚利索,不需要过多的照顾。
叶不凡进到刘江家也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刘江更是不想理小姨一家。
可越不想理,小姨还越要凑上来。“刘江,你现在学习怎么样?能考得上技校吗?”
汝听人言否?
什么叫考不考得上技校,这是有多寒碜刘江。技校不是只有有手就行吗?还需要考。
刘江直接气得七窍生烟,直接懒得理会。
可小姨却又将矛头对准了刘璃,“刘璃,以后考大学考个一般的省内大学就行了,这样离家近,又省钱。”
王德贵听不下去了,冷着脸怼起王春芳来,“二姐,是不是只有你家叶不凡才能上好大学,别人上得好呢就不高兴了?”
王春芳被抢白不高兴的说:“我可是为了大姐好,大姐家又没有什么钱。”
“你……”王德贵直接不想和这个疯婆子说话。
叶永在一旁打哈哈,“小舅子,别和你二姐认真,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刘江拉拉王德贵的衣角,王德贵没有回话,一时间冷场了。
对于王鹏举,刘江说不上有多爱,因为从外公退休没有多久外婆就死了,外公后来和小姨一起生活,刘江都没有见过外公几次。当时为了照顾老人,三姊妹商量,弟弟还小,暂时不用照顾老人,由大姐二姐照顾,谁照顾谁用老人的工资补贴家用。
王鹏举是高级工程师,退休工资每个月都有将近一千块,这个活就被王春芳给抢了,借口就是王春秀家太小了。
年夜饭是王春秀一个人准备好的,吃饭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提现在家里的事,只顾着对老人嘘寒问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