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熹沾沾自喜的时候,刘禅的声音突然传来,“知道朕为什么这么处罚他吗?”
当然知道,因为我给了陛下您一个台阶下嘛。
朱熹心里想到,嘴上的笑容已经憋不住了,“因为臣给了陛下一个台阶,所以陛下才只是对高公公罚俸三年。”
刘禅有些懵圈,这家伙笑个屁啊,一脸荡漾的笑容,不知道以为他中邪了呢。
“什么台阶不台阶的,你在说什么啊?”
啊?
这下轮到朱熹发愣了,难道我想错了,陛下没理解我的意思,不行不行,赶紧扯开话题。
“没,没什么,臣只是在想,如果元帅已经率领奇兵进攻金国了,那么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是谁呢?”
刘禅成功的被朱熹带歪,“应该是个替身吧,我认识一个人,他就经常用木像代替自己,吓的司马懿慌忙逃窜。”
呵呵,您还认识武侯?
朱熹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刘禅说的是谁,就是不知道你们怎么认识的,八成是托梦吧。
“是吗,还有这等神人,只是可惜无缘相见,真是此生一大憾事。”
朱熹装作不知道夸了夸诸葛亮,随后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遭了陛下,我们好像做错事了?”
“什么事,不会是觉得鹏举打不赢吧,你要相信鹏举,这世界上有一些人你是理解不了的,你觉得打不赢,但是对他们来说就像喝凉水一样简单。”
“喝什么凉水啊,要喝也是喝热水,啊呸呸呸,我说这个干什么…”
朱熹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被陛下带沟里去了,“陛下想想,我都知道武将不得插手地方上的事,元帅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所以我可以确定,元帅是故意让替身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吸引金人细作目光的。”
“你是说……”
刘禅大吃一惊,“朕不应该让派太监宣旨,以免打扰到鹏举的计划。”
“没错啊,臣就是这个意思。”
“你说说你,办的这叫什么事吧。”
刘谦不禁埋怨了起来,合着绕了一个这么大的圈子,除了高忠贤被揍了一顿,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这也不能全怪臣嘛,臣也是好心。”
朱熹委委屈屈,我哪知道这都是元帅计划好的啊,要怪还是怪高公公,谁让他把信落下了。
“行了,得赶紧把宣旨的太监追回来,不仅如此,朕还要大张旗鼓的奖励岳飞,让所有人都知道鹏举正在班师。”
下定决心的刘禅赶紧站起身。大声呼喊,“高忠贤!高忠贤!!”
朱熹无奈,只得小声提醒一句,“陛下您忘了?高公公刚刚被你呵斥下去。”
“哦,那朕亲自去。”
说完,刘禅也不管还在御书房中的朱熹,自己直接跑了出去。
…………
“想个理由,想个理由,想个理由……”
“哎呀,你别念叨了,吵的我头疼。”
汪洋之上,几艘大船横亘在海面上,为首大船上的陆游来回踱步,惹得虞允文心烦。
“头疼也得想啊,总不能师出无名吧,一定得想个理由,老黄,你说对不对?”
化名老黄,实际上就是被刘禅赶到船上宣布进攻倭国的黄休摇了摇头。
自从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他就觉得很多事情没那么麻烦了,需要理由吗?一炮过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觉得不太对,想什么理由啊,一炮打过去不就得了,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得,跟你说了也白说,凡是战争,总要找个理由才行,不然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不会成功的。”
陆游拍了拍黄休的肩膀,“你要是早知道这个理由,也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黄休脸色尴尬,虞允文来得晚不认识自己很正常,陆游和自己那是绝对的老相识。
不过好在自己在东厂的时候,既没有绑住他爹,又没有勒索过他自己,所以面对自己的隐瞒身份陆游也就没有拆穿。
“怎么,你们认识?”
虞允文看着勾勾搭搭的两人,心中好奇,这位老黄不是自称刚入宫没多久吗,怎么会和陆游认识?
“这不是刚认识吗,虞大人你也觉得不用找理由就能进攻?”
黄休赶紧打了个哈哈,顺便把话题扯开。
“当然不是,打仗就是要讲究个师出有名,不然如何服众。”
“那你俩快点想行不行啊,这可马上就到攻击范围了!”
黄休很是无语,读书人就是麻烦,换到我之前,先打了再说,理由什么的,打了之后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找理由的。
“这不是正在想吗,催什么催?”
虞允文也有些心烦,想我纵横大海、打的金人抱头鼠窜,没有一点还手之力,今天竟然想不到一个理由,真是可笑。
“你确定陛下只是让你通知我们攻打倭奴,没有说明理由?”
“当然喽。”
黄休摊了摊手,“诏书你们又不是没见,上面只有命令,没有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