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寒沟通上那只落在星球中的侦查虫,
意志再次迸发。
“嗡!!”
火星本源涌出凝聚塌陷,
快速撕开一条足够大的空间裂缝。
“进!”
苏寒传出一道意志,
几支太空族群快速逐一涌了进去,
随后开始向上浮动于外太空域集结。
等了一会儿,
苏寒将意识附在一头撕裂兽身上,
目光看向远处星空,
意志再次传荡而出。
随着母舰虫的起飞领航,整支舰队立即形成一个极为紧密的螺旋战斗队形,
向着视线中那片小行星带疾驰扑去!
幽暗星空中,
呈螺旋形的虫族舰队正在急速飞驰。
苏寒附身在一头撕裂兽身上,
控制其脱离舰队高悬于上方,
望着下面震撼的一幕。
200万撕裂兽围绕母舰虫飞舞向前疾驰,
仿佛一个巨型旋转的陀螺。
极具视觉冲击。
当然,
这般飞行倒不是为了营造什么气势效果。
作为主宰,
苏寒深知麾下虫族的优劣。
在星空中,
虫族的优势不容置疑,
肯定还是靠数量取胜。
但相比地面作战倾注虫潮无疑下降了很多。
原因显而易见,
各大文明种族的宇宙武器,
要远比地面高级强大了太多太多。
像科技文明中,
行星级和恒星级武器就不说了,
仅仅最基本的反物质武器或各种能量武器,
造成的恐怖威力和庞大的范围,
就极大削弱了虫族数量作战优势。
而劣势,
对于虫族来说,
最致命的就是视距。
或许以后虫族可以获得某种特殊星空兽的基因来改变这一缺陷。
但目前,
在星空中只能通过视线感官来发现敌人。
科技文明可以通过探测仪器,
超凡文明也可以通过相似神念之类的感知,
以超越行星系甚至恒星系的距离提前探知到敌人位置所在,
再发射攻击武器进行超远距离的打击。
虫族舰队保持这种旋转模式飞行,至少可以在未察觉到攻击时,
用外围流动的撕裂兽群快速抵挡降低伤害,
最大限度保证其内母舰虫的安全。
而这一切,
为的便是未来虫族舰队真正意义上的起航。
无论是来自亡灵族的威胁,
还是虫族的发展,
都不可能局限于火星周边这片星空区域。
苏寒的目标,
注定将会是星辰大海!
在稳固了外界自身安全,
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后,
苏寒就会率领所有虫族舰队向更远的星域开拓。
到时无法再轻易返回火星。
所以,
在此之前的时间里,
他必须利用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
来提升舰队在茫茫宇宙星空中的生存几率。
连殖民本星系拥有星空生存经验的莫克星机械族,
在探索系外星域前,
智脑都会小心翼翼演算无数次来预知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更何况刚进化太空的虫族?
一时不慎,
导致的,
可能就会是所有舰队的尽数覆灭。
像流动性的安全模式飞行,
只是最基础的。
前方星空,
那片小行星带已渐渐进入视线。
苏寒当即抛却杂念降下一道意志。
“停!”
飞驰的虫族舰队,
快速静止悬停了下来。
紧接着,
在苏寒扩散出的命令下,
就像猛然膨胀的气球般,
舰队外紧紧围绕的撕裂兽群急速向两侧散开,
预留出足够大的内部空间。
里面三万只星舰炮虫落于母舰虫下方,
以寄生、剧毒和腐蚀三大种类,
呈阶梯的形式向下持续排列。
三种爆虫穿插在炮虫中间供应炮弹弹药。
其上,
两万只暗影卫兵战虫则继续紧贴母舰虫身躯周围守护。
列阵并没有消耗多长时间,
在虫群网络下,
每一只虫类生物都可以做到完美的配合,
没有出现一丝一毫的混乱。
很快,
更换进攻阵势完毕,
虫族舰队重新向前飞行挺进。
在接近了数万米,
足以看清小行星带中那些章鱼兽庞大身躯后,
整支舰队遽然停下,
随着苏寒荡出的意志,
三万只星舰炮虫集体张开嘴巴,
探出一条条粗硕的腔体,
下一刻,
“咻咻咻……”
一只只爆虫疾射而出,
于虚空中划出一条条气旋轨迹,
形成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黑影扑向小行星带。
“嗡!!”
一道道爆炸当即于陨石群中绽放,
洒下一片片黑色和绿色的液体。
卷起的磅礴气流更是瞬息四射,
掀飞一些小型陨石四处翻飞碰撞,
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混乱气流。
从远处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