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佯攻寿春
“诸位听明白了吗?总之,咱们的战术就是,想尽各种办法,不断袭击袁术的士兵,注意集中兵力,尽量做到十个打一个。”
“明白了。”
西阳县县府厅堂。
刘琰交代完战略,众将拱手。
此时,陈群走了进来。
“陈群先生。”
陈群拱手:“诸位,左将军的战术,你们都清楚了吧。”
“都清楚了。”
“好,要让袁术知道,汝南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这里是咱们左将军部的天下!”
“是!”
“诸位,你们各自领兵出击吧。”
“遵命。”
众将离去,陈群来到刘琰身旁坐好。
“长文,军粮筹集得怎么样了。”
“大哥放心,有黄权在,在江夏筹集粮草不算难,等打下了平舆,咱们就再也不缺粮食了。”
刘琰笑了笑:“长文,就这群乌合之众,你敢说打平舆,那可是汝南郡治。”
“别说平舆,要是陛下给我五万精兵,我敢打寿春。”
陈群自从开始参赞军务,斗志越来越强,完全不像以前那么唯唯诺诺了。
刘琰笑道:“陛下也不会想到,汝南的形势这么好吧,来时咱们只有五千兵马,现在咱们有各路兵马二十万。”
江夏北部是一大片山区,居住着许多躲避追剿的黄巾军和逃离战乱而来的百姓。
这些人成军后,是刘琰军队的主力,大约十万。
此外,还有不少自汝阳迁徙而来的百姓,不过这些百姓在迁徙过程中路过颍川和南阳。
当地士卒收拢农奴,开出了和军屯相当的条件,不少百姓直接进入了士族庄园。
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吃饱饭,有个安稳的生活最重要,只是换个地方当农奴而已。
跟着刘琰迁徙到江夏的百姓不足十万,能参军的有一万左右。
其余的士兵都是李通、刘辟、龚都、雷簿、陈兰的本部兵马,以及陈群、黄权的家奴私兵。
着全甲的士兵不到五千,着半甲的士兵有一万多,总的来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好在自己这边的地理位置还不错。
西阳县在江夏的最北部,南边是陵阳山,山脉连绵不断,即便是二十万人,钻进大山,也能瞬间消失。
上次刘琰攻占汝阳后,袁术起兵十五万,先锋军由刘勋统领,自兖州前线撤回,经陈国进攻汝阳。
幸亏刘琰跑得快,要不然就被刘勋缠住了。
后来孙坚派兵攻打豫章、会稽二郡,袁术又撤兵回去打庐江。
刘琰好不容易又打回了汝阳,袁术又派了十万精兵,继续由刘勋率领,来收复失地。
刘琰还是不和他正面打,周旋一阵就钻进了大山。
这次袁术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抓人。
袁术把寿春作为自己新的统治核心,需要大量的人力营建新城。
对于袁术来说,汝南无险可守,只能人为制造无人区,清理平舆、新蔡、汝阴周边的百姓,防止刘琰继续做大。
至于百姓,只能苦一苦了。
而刘勋作为统兵将领,很乐意干这种事情。
汝南本就不是他的地盘。
他带兵来,抓到的百姓可以向袁术交差,百姓的财物可以直接没收,长相好看的年轻女子还能供自己和将士享乐。
这就是个发财的机会。
刘琰也曾动员汝南百姓逃离,但百姓大多还是认可袁家的名声,不相信刘琰。
以至于汝南哀鸿遍野。
袁术钱粮足备,军队装备精良,来时势不可当,撤退之时,需要携带大量百姓,还有掠夺而来的钱粮物资,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兄长,我看三哥又被你训斥了。”
刘琰知道陈群又来和稀泥了,没好气道:“他又犯浑,随意鞭挞士卒,我那守卫,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被他一鞭子毁了容,你说我能容他吗?”
陈群凝眉:“兄长做得对,三哥这毛病不改早晚得出大事。”
“所以我让他远离左将军部,省得把风气都带坏了。”
“不如这样,三哥擅长率领偏师独力作战,就让他带领本部三千骑兵攻打寿春去。”
刘琰挥了挥手:“我虽然气他,但也不至于让他去送死吧,三千人去打袁术的本部,恐怕有去无回。”
陈群笑道:“三哥看似鲁莽,实际上粗中有细,几次和袁术主力交战,他都能看准时机,既有斩获,又能全身而退。”
“我想着,让三哥多带孙坚部的旌旗出战,造成孙坚大军突袭寿春的架势,袁术必调刘勋火速回援,咱们这边沿途掩杀,必然能大获全胜。”
“好办法!”
刘琰击掌道:“孙坚雄踞庐江,又占据了江表的丹阳郡和吴郡,截断了袁术和江南领地的联系,袁术向来忌惮他,假扮孙坚兵马进攻寿春,袁术必然恐惧。”
“只是张飞本就不服从管教,如果再让他立功,以后恐怕更加难以约束了。”
陈群笑道:“且把三哥叫来,待我与他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