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分庭抗礼(酒醒 补上加更)

作品:刘备重生汉灵帝|作者:勇敢石头|分类:历史|更新:2023-08-04 01:45:49|字数:4688字

第146章 分庭抗礼(酒醒 补上加更)

汉中平七年,九月。

长乐宫,嘉德殿。

皇帝召见群臣,通知京中六百石以上官员都要到场。

皇帝秘密西征,扫灭董卓,收复三辅、河东的事情已经朝野皆知。

众臣对皇帝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众臣印象中,皇帝是不知兵的,没想到一出征竟然能击败盘踞西凉已久的董卓。

伴随着皇家礼乐,众臣开始在外集合。

汉朝时期虽然大臣大多全能,但还是分文职和武职的。

众臣在嘉德殿前汇聚,文官站在东侧,武官立于西侧。

文官身穿黑袍,头戴乌纱进贤冠,由司徒卢植,司空曹操领衔。

五官身穿红袍,头戴武冠,装饰两枚斗雉长尾,由太尉黄琬,左将军刘琰领衔。

前段时间,太平道秘密起事,意图攻占皇宫的事情,众臣都已知晓,有不少人还秘密参与了此事。

只是没想到,皇帝回到雒阳,不仅奇迹般地躲过了刺杀,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了雒阳的太平道势力。

关羽攻下了太平道据点黄龙观,擒拿了皇长子的一众党徒。

只是皇长子逃亡了河北,众臣也都知道了皇长子没死,而且意图和袁绍一起盘踞河北。

如今,皇帝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天下诸侯开始畏惧。

皇帝推行的屯田法和崇学策,正在一步步摧垮士族的根基。

皇帝和士族为敌的意味越来越明显。

河北那边,策动一众文人,不断写文章攻讦屯田法和崇学策,争取天下士族的支持。

雒阳这边,朝廷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

朝中重臣,除了黄琬是南阳士族,其余三人,都是皇帝的心腹。

而朝中实权,无非是人事和财政。

此时,人事权由卢植和曹操掌握。

财政权由皇帝的内朝心腹郭嘉、糜竺掌控。

汉军军权,主要交由宗室刘琰,宦官之后曹操和皇帝如同义子的马超掌控。

以往的老将皇甫嵩、朱隽,早已被束之高阁。

太尉黄琬,也没有什么实权。

士族们再一次感到一种无力感。

无休止地享受特权,是人类的天性,皇权强了,士族的权力就会削弱,此消彼长不可避免。

现在官员大概分成两派。

一派准备顺应大势,依附皇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做些事情,以求在朝中地位更加稳固。

另一派则尝试和二袁沟通,希望二袁强兵施压,迫使朝廷改弦更张,废黜屯田法和崇学策,确保士族的利益。

现在皇帝虽然控制了司隶、南阳和半个汉中。

但关东的广大区域还都在诸侯的手中。

近来,自立兖州牧的陈宫让贤给袁绍部将鞠义,由鞠义担任兖州牧。

鞠义名义上是叛军,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兖州已经成了袁绍的藩属。

鞠义占据外黄,朝廷兵马久攻不下,各路骑兵绕路撤回,兖州的朝廷势力再次受到打压。

朝廷已经很难控制关东了。

“上朝!”

随着黄门官一声高呼,重臣开始解剑脱履,按照黄门官通报的姓名官职,一一上殿。

大约半个时辰,众臣在玉阶下立好。

“皇帝驾到!”

刘备自王座一侧步入,坐在皇位之上。

刘备头戴皇帝十二旒冠冕,上衣玄色、下裳朱色。

上一世,刘备穿上这身衣装时,已经垂垂老矣,现在则正值壮年,英姿勃发。

只是如今的局势,依旧十分严峻。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众卿平身。”

自从上次何进逼宫,皇帝就深居简出,不太与外臣相见,众臣和皇帝显得生分许多。

刘备见众臣沉默不语,只好先开口:“今日朝会,诸位爱卿不必拘礼,对于朝政和总体战略,可畅所欲言。”

这话说完,阶下略微有些躁动。

文臣这边大多在窃窃私语,说完以后,又不断摇头。

刘备大概知道,他们是想对屯田法和崇学策发表看法,但又不敢说话。

武官这边,也有些议论,不多时,站出一人,乃护匈奴中郎将邹靖。

“陛下,臣对朝廷东线的战略有些看法。”

邹靖因策动南阳张绣归附朝廷,被调回雒阳,任护匈奴中郎将。

邹靖手里没有兵马,防区在吕布的领地,这个官职属于可有可无的闲差。

“爱卿,有何策略?”

邹靖对刘备有知遇之恩,刘备一直记得。

至于邹靖和公孙瓒暗中操作,逼反张纯,把汉朝引入整体崩溃的事情,刘备知道得不多。

而邹靖一说话,立即引起了刘琰的警觉。

当初韩遂进攻长安三辅,如果幽州兵马能支援关中。

则乱局很快会平定。

而张纯叛乱后,朝廷反而要两线作战。

这一次叛乱,掏空了国库,使朝廷对凉州、青州、幽州、冀州大部郡县失去了实际控制,和黄巾之乱对朝廷的危害不相上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刘备重生汉灵帝》,方便以后阅读刘备重生汉灵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分庭抗礼(酒醒 补上加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刘备重生汉灵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分庭抗礼(酒醒 补上加更)并对刘备重生汉灵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