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露出一丝笑容,忙追问:“标儿呢?”
汤和脸色微微凝重,嘴唇动动……
“陛下,你要给我姐夫做主!”常茂哽咽哭着,噗通跪倒,“原本西线的十五万瓦剌部精锐,怎么就突然出现在东线?燕王素有知兵美名,这回怎么就没有预判到!”
……
朱元璋、马秀英盯着匍匐在地,哽咽疾呼的常茂。
脸色均都难堪。
同时微微握拳。
老四素有知兵美名,也不意味着,对手北元就全都是傻子、蠢货!
此番也不止老四一人上当。
北征大军中。
徐达、汤和、蓝玉、沐英、傅友德、耿炳文、胡惟庸……
哪一个不是聪明人。
这么多人都没想到,凭什么就要求老四想到。
上当了,老四还能把占据扭转到如今的局面,彻底打垮北元,奠定胜局。
已经很出色。
已经,把老四的领兵能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打仗,从来就没有,完全预料到对方所有算计,算无遗算这种事情!
当初老四纵横草原。
不也被围好陈察哈尔,差点回不来吗?
出色优秀的将领,从不是算无遗算。
而是通过战争不断进行,双方不断接触,逐步判断、了解、揣摩对手意图。
这一点,老四也做到了。
若非老四提早发现西线纳哈出一路不对劲儿,怀疑其精锐主力已经不在西线,发起千里奔袭和林的战役。
恐怕,主力都等不到老四救援!
大明更无法取得此番胜利!
砰!
朱元璋越想越生气,抓起面前茶杯,狠狠砸在常茂脑袋上,指着常茂怒道:“若非你们这群无耻混账排斥老四,他为什么一定要带偏师一路!你二叔、三叔没资格统帅一路偏师吗!”
如果老四不是受到排斥。
或许,也察觉标儿想独领一军,不愿他在身边辅佐。
老四为了标儿的安危。
为了标儿顺顺利利树立威望。
肯定会留在标儿身边!
独领一军的任务,应该由两位叔伯承担!
李善长、刘伯温,乃至胡惟庸都冷眼旁观,看着常茂。
常茂头发上挂着茶叶,茶汤顺着发梢流淌下来,抬头,眼睛红红道:“陛下,燕王他已经夺取了整个北征大军兵权!”
这就是他告状的底气!
朱四郎夺取兵权的行为,无论怎么说,都是大逆不道!
朱元璋微微愣怔,骤然转头看向汤和。
汤和默默叹息,抱拳道:“陛下,四郎抵达后,目睹太子受伤,十分气恼,对四镇新军将士做出惩罚,同时在整肃军队,我们临行前,四郎说,要征召北元降军以及部落牧民兵,进行一次,兵力规模数十万的南下演练,旨在让朝廷军队,感受游牧民族重兵南下的一些细节……”
常茂是唯恐天下不乱吗?
……
在场众人都是聪明人。
瞬间就明白,朱棣控制兵权的目的。
兵威恫吓敌视派。
就和妙云穿燕藩军服露面一样。
……
就当御书房这边,气氛凝重时。
张北。
锦衣卫办事处。
哗啦!
蒋瓛惊起,脸色苍白瞪视跪在地上的锦衣卫总旗,“再说一遍!朱四郎到底召集了多少部落!”
魏国公、中山侯等人昼夜兼程经过张北时。
他已经知晓,朱棣控制了北征兵权。
准备南下。
之所以没有用锦衣卫系统给朝廷传讯。
是魏国公和中山侯的意见。
他知道这两位军中领袖的心思。
担心他们没有回朝,消息先传回朝中,恐怕引发金陵动荡。
或者徐妙云母子出现差池。
说实话,即便是魏国公他们亲自回去报讯。
他都十分担忧,燕王朱棣控制北征兵权的消息传开后,引发的动荡难以收拾。
现在,好陈察哈尔一个后勤补给点的锦衣卫总旗,竟然给他带来了更加骇人的消息。
“指挥使,大大小小的部落三百个,小则几百人的小部落,大则数千人不等,北元辽阳王纳哈出等人,还在以燕王的名义,传召草原部落,俘虏的十六万北元精锐,也已经效命燕王,此刻,燕王抵达好陈察哈尔的东线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还有大批部落或是直接整个部落跟着燕王,或是派遣牧民骑兵效命燕王……”
“永昌侯悄悄告诉卑职,这只是东线,燕王从捕鱼儿海动身时,已经传召和林方面,由周王朱橚,一路在西线西蒙古征召牧民骑兵,率兵越过三峡口南下!”
……
噗通!
蒋瓛身子摇晃,脚后跟一软,跌坐椅子上。
至少五十万!
甚至会达到六七十万规模!
永昌侯蓝玉悄悄把这个消息告诉锦衣卫总旗,让他送消息回来。
显然也是怕了。
他也怕!
燕王一个外来者,只是一句话,竟然在草原征召了这么多兵马。
……
就在此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