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老百姓不认他了

作品: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作者:tx程志|分类:历史|更新:2023-12-04 01:31:31|字数:8546字

对于周宁所说的迟则生变的话,程世杰可没有放在心上,在周宁的认知中,崇祯皇帝是大明名正言顺的皇帝,民心所向。

一旦崇祯皇帝回到京城,肯定会发生意外的变故。可问题是在程世杰的理解中,九个旅二十多万宁海军将士,这就是程世杰的底气,什么民心所向,也抵不过拳头硬。

程世杰并没有立即进入北京城,他也有些恶趣味,对于京城的乱臣贼子,就让他们多一跪一会,青壮劳力,跪一会不至于死,也不至于伤,可是那些墙头草,体弱多病的老家伙,就让他们受点罪。

程世杰同时还在思考一个问题,小冰河时期,其实并不是清朝开国以后,马上就结束的,事实上,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特别是明朝灭亡后的五十年是整个小冰河时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1654(顺治十一年)阳历11月,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可见顺治年间,江南天气的寒冷。另外,当时,也出现了长江结冰的记载。

自1618年双方在抚顺首次交锋开始,到1683年明朝郑政权的覆灭,满清与明朝的较量超过56年之久,其间大战、小战不计其数,既有平原旷野上布兵野战,也有坚城之下的攻坚鏖战。

大明的覆灭确实有些冤枉,但要明确一点的是大明的灭亡主要还是源于人祸,也可以说是历史的一个必然。政治腐朽、土地兼并、天灾人祸……似乎,明朝的灭亡也只是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

现在程世杰要收拾这个烂摊子,就必须做出选择,满清可以大肆屠杀汉人,搞民族对立,利用血腥手段大肆屠杀,这样才熬过了漫长的小冰河时期。

顺治年间,人口才七千万,直到乾隆六年,人口这才增涨到了1.4亿,也就是说,从清初立国开始,直到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人口才增加了七千万。然而,从一点四亿,到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不到五十年的时间,人口就突破了三亿。

足可见小冰河天气人全国的影响。

程世杰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在辽东的时候,程世杰就发现了天气寒冷,辽东虽然有大量的可利用耕地,然而,却无法进行大规模屯田,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农业产业南移,把粮食种植放在吕宋和中南半岛,甚至连两广地区都会下雪的情况下,江淮地区勉强可以生存。

更何况北直隶,尤其是京津这一带缺水!不光是周边州县缺,连京城也缺得厉害,喝水都困难,耕作就更别提了!若想让京畿一带的百姓摆脱困苦,必须让百姓有足够的水灌溉庄稼,否则免多少年赋税都没用,该穷的还是得穷!

想到这里,程世杰决定对北方人口,进一步南迁,从现在开始,向吕宋以及中南半岛开始南迁,让大明百姓去中南半岛的红河平原种地,那里雨水充沛,那里土地肥沃,那里物产丰富。

想到这里,程世杰开始进入北京。

程世杰看到跪在一地的京营将士,还有一部分汉军旗和关宁军,这些人马足足有两三万人。

其实满朝文武大臣还有各级将领都看着程世杰,希望程世杰可以开恩,赦免他们的罪行,只不过他们想多了。

程世杰望着周宁道:“先从这些软骨头开始,普通士兵服五年苦役,参将以下的将领五年到十五年不等,参将、副将十五到二十年,如果没有大的劣迹,可以酌情减免,不过能获得减免的人恐怕不多,叛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劣迹。”

“末将明白,只是他们的家眷?”

“一并送到吕宋罚劳役,充当屯田军!”

看着程世杰没有杀人,众文武大臣反而松了口气,在他们的预想中,程世杰至少要砍掉几千颗脑袋才算完的,没想到只是服苦役。不过把三万多降兵献城投降的降兵全部扔去服苦役苦身就传递出了一个异常强硬的信号。

大明自万历中后期开始直到现在,对军阀的容忍政策到此为止,谁敢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的作乱,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极其严厉的惩罚!

程世杰接着道:“从北平都司和北平行都司开始,包括九边军队,向建奴投降的,一律按照这个方式处置。”

程世杰的进京第一刀,砍向京畿的军队,对于卫所兵,程世杰起初曾经试图整编,结果并不好,反而出现三河军火库被炸的事故,这可给程世杰提了一个醒。

大明的卫所兵几乎都烂了,面对这群老兵油子,再让他们上战场,他们保不准还弄什么幺蛾子出来。

“若是直接向我们投降?”

“士兵不用罚劳改,直接整编成屯田百户或工程百户,一样向大员和吕宋迁徙!”

听到这里,周宁有些好奇:“大帅,这样以来,北直隶可没有什么人了!”

“天气越来越冷,北方本来就不适合居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第405章 老百姓不认他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第405章 老百姓不认他了并对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