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作品: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作者:tx程志|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9 11:59:03|字数:12402字

第91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第090章

就在宁海军的火炮开始点燃引信的时候,原本以密集阵形建奴骑兵却突然散开,整个三百余骑的骑兵冲锋队形,陡然间扩大了将近十倍。

建奴骑兵与骑兵之间的距离,扩大到十几米的距离,而且他们的身体几乎贴在了马背上,双手抱紧了马脖子。

程世杰看到这一幕,微微有些遗憾,这样松散的阵形,别说发射的佛郎机炮弹,就算是后世的榴弹炮,只要不是大口径,对这支骑兵的杀伤是非常有限的。

果不其然。

一发炮弹飞过来,砸在地上再弹起,将一名建奴骑兵的头颅打成碎片,带血带肉将后面一名骑兵胸膛打穿,掉到地上再度弹起,击中一匹战马的马颈,马头顿时就下来了。

虽然这一枚炮弹造成三杀,可其他炮弹有的落空,有的仅仅一杀,八枚炮弹在建奴骑兵阵中仅仅造成了十几名骑兵的伤亡,而且这还是没有打偏的情况下,这些建奴骑兵眼看着炮弹飞过,将身边的袍泽给炸得死无全尸,他们却视而不见,反而加速冲锋。

哪怕已经不足三百建奴骑兵,依旧营造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强,到得后来,简直就是风驰电掣,无数只马蹄高高扬起再重重落下,声如雷震,让人色变!

只是非常可惜,宁海军装备的佛郎机火炮,可不是那种仅仅射程三四百步的火炮,而是拥有一千三百多步的射程。

要说起来,孙元化的功劳还是巨大的,他改进发明的佛郎机火炮楔式结构,几乎让佛郎机火炮在拥有了中型红夷大炮的射程,却依旧保持着佛郎机火炮的发射速度。

“轰轰轰……”

当建奴骑兵冲锋到宁海军阵前不足八百步的时候,佛郎机火炮第二轮炮击正式打响,由于这一次的距离更近,炮弹的动能更强,这支建奴骑兵的伤亡也在持续上升。

虽然眼看着又有二三十名建奴骑兵坠落战马,阿济格却没有为自己的部曲伤亡而难度,反而更加开心。

在他的认知中,明军的火炮射速极慢,第一轮八门火炮,第二轮同样也是八门,两轮火炮的射击间隔仅仅十几息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只可能是十六门火炮先后发射。

“发财了!”

阿济格的眼睛中闪烁绿油油的光芒,三四千套铁甲,外加十六门火炮,这可是一大笔钱。虽然建奴的八旗,标准满编是七千五百人。这其实是理论上的数字。

在皇太极继位之前,八旗最强的其实是阿济格三兄弟,他们共计掌握着六十五个牛录,其次是代善,他掌握着五十一个牛录,再次则是阿敏,他掌握着三十三个牛录,三贝勒莽古尔泰则掌握着二十五个牛录,皇太极掌握着十八牛录。

在继位前,皇太极的其实仅仅比阿济格强一点点,阿济格当时有十五个牛录,可是现在,皇太极这个正黄旗旗主,加上镶黄旗旗主豪格,父子二人共掌握了115个牛录(皇太极死的时候是117个)

皇太极是一个政治高手,他首先抬举阿济格三兄弟年龄最小的老十四多尔衮,让多尔衮担任正白旗的旗主,让阿济格担任镶白旗旗主,但是镶白旗仅二十五个牛录,而多铎和多尔衮分别掌握着30个牛录,和33个牛录。

年龄最大,功劳最多的阿济格反而成了三兄弟垫底的一个,这也为阿济格与多尔衮反目,同,埋下了种子。

经过大凌河之战胜利的建奴,并非像大明想象的那么弱,事实上八旗现有牛录是两黄旗115个牛录,两红旗六十五个牛录,而两蓝旗经过分割和打压,仅仅剩余三十一个牛录,正蓝旗十六牛录,镶蓝旗十五个牛录。

八旗共有牛录是三百零九个牛录,满编九万两千七百人。

阿济格心中不服,但是他迫切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奴才他有,他不仅仅有击败叶赫部的战俘,还有海西女真的战俘,这些战俘是可以训化成建奴的自己人,但是却缺少装备,火炮这个装备。其实皇太极和建奴贵族,早在崇祯三年一月,阿济格攻打通州张家湾,这是明军的重装集结地,此战中,阿济格斩获五千余明军,其中更是缴获了各种火炮二百余门。

皇太极其实并没有看上这些火炮,可随着孙承宗接替明军指挥权,他将各路明军分属六路总兵管辖,以车阵拱卫两翼,以火炮以前驱,让皇太极非常被动,那个时候,皇太极已经重视了火炮了。

在大凌河之战,皇太极更是集中了上百门火炮,攻击张春所部的车营,正是火炮的建立了功勋,让张春麾下崩溃……

这些火炮对于阿济格而言,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雨,来得及时了,他手中有一万三千余名明军俘虏,这些俘虏中肯定有明军的炮兵。阿济格非常了解这些明军俘虏,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是一条忠诚的好狗,比建奴自己人还要忠诚。

只是,阿济格没有想到的是,宁海军的火炮并不是那么好缴获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第90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第90章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并对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