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新天

作品: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作者:寒庐煮酒|分类:历史|更新:2023-08-14 18:15:42|字数:4098字

朱厚熜看着王阳明高举的玉印,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王阳明见状朝他眨了眨眼,朱厚熜粲然一笑。

起初他以为这天只能在破灭之后重建,但王阳明的话却给他提了醒,要辨别天被污染的程度。

如果是轻症,那还有救。

至于后面天地无灵,超凡绝迹的趋势,朱厚熜有了判断。

“下一片天,应该是属于科技。”他在心中自语。

恍惚之间,他仿佛回到了那个车水马龙,灯亮如昼的过去。

胸膛里残留着一丝淡淡的惆怅,终究是回不去了。

但谁料,下一刻王阳明的举动似乎推翻了他的观点。

“造化玄奇,天地瑰宝。”

王阳明毫不吝啬地将一切赞美的语言都倾注在他手中,小小的玉印上。

“我感受到了一种新生的力量,一种从未出现却震撼人心的力量。”

“山雨来时,大风满楼;彩虹挂空,阡陌纵横;江涛苍茫,壁立万仞,臣听到了时代滚滚向前的车轮啊。”

朱厚熜有些疑惑道,“让天下间能够便捷地来往固然重要,但也不至于撼动天地。”

“陛下,且听”

王阳明修长的手指轻抚过手中的浑黄色玉印,一声清鸣陡然出现。

“呀~”

“陛下,这是灵啊!”

一瞬间,朱厚熜把一切串联了起来。

在他登基之后,传国玉玺无声地呢喃,万岁山上石碗的异状……

一切种种都在指向同一个方向。

这一片天地,变了!

新的超凡,正在逐渐萌生。

王阳明有些激动地说道,“万物有灵,随形附神,这才是真正亘古未有的奇迹。”

他有些珍视地摩挲着那枚玉印,“陛下现在是最好的机会,一定不能轻易错过。”

“朕明白了”朱厚熜点了点头。

王阳明猜到朱厚熜已经了解头顶这片天的秘辛,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欲要改换新天,人心要求变!”

君臣相视一笑,“新礼?”

“新礼!”

“礼法自周公而始绵延华夏数千载,时代更迭法律虽偶有改变,但礼却一直长存于人心。”

当王阳明知道朱厚熜要易礼的时候,内心无比地喜悦。

那份快乐就好像他在龙场窥见大道一景。

“春雷炸响万物复苏”王阳明憧憬道:“新礼的春风刮遍天下,盛世的景象就会到来。”

朱厚熜笑了笑,“如先生所言,你我君臣同赏。”

朱厚熜知道该如何改天换地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切在潜滋暗长中悄无声息地完成。

“接下来倒是要劳烦先生了,礼争到了现在才算真正开战。”

朱厚熜目光变得锐利,“天下一统集于皇权,思想争鸣归于儒道,新礼不能停留于表面。”

他笑道,“孟子的书,也该拿出来晒一晒了”

“哦”王阳明闻言精神一振,心中百感交集。

朱皇帝看遍了儒家圣人的典籍,平生最讨厌雄辩的孟子。

“说什么民贵君轻,扯犊子的道理!”

“在大明,朕就是最大的道理!”

《孟子》被删减,全书删除了85条超过1/3的内容,单就文字而言已经删掉了一半。

孟子本人更是被赶出了圣庙,后来的朱棣也毫不掩饰对于孟子的厌恶。

朱厚熜能够理解,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何况天子权威不容挑战。

但如此天下就真的只有一种声音了,即使其他声音是正确的。

没有了反对者,没有了潜在的压力。

唯上是从溜须拍马之辈大行其道,百姓愚钝百业不兴。

僵化和落后必然导致灭亡。

可腻死人的甜,终究是甜啊!

谁又愿意离开温柔乡,去找一个看不到未来的路。

朱厚熜也明白开启明智,对皇帝意味着什么。

但这又怎样?

他从来不留恋皇位,权力只是获取成果的一种手段。

王阳明看朱厚熜的目光中第一次出现了审视,他惊讶于后者超越时代的眼光,但也在检验朱厚熜能否留得住这份初心。

古今多少帝与皇,能行此事者唯一人耳!

他仔细看了看王阳明,虽然面貌不曾改变,但神情变化间难掩疲惫之色。

如果他记得没错,王阳明自入京以来没有放过一天假,平日里更是将时间安排得紧紧的。

除了必要的会客和休息,王阳明恨不能把一切失去的时间都弥补在工作上。

“先生操劳国事也不要忽略了身体”朱厚熜笑道,“君臣携手,至少再过六十年”

王阳明笑道,“臣,会一直陪着陛下。”

朱厚熜甩了甩道袍,告诉自己现在还不能全然放手。

创业初期还是需要亲自上阵。

但到了后面,这满朝的文武也就都是可用之人了。

“心学要成为主流,但朕希望以后能看到百花齐放”朱厚熜言道。

朱厚熜上前握住王阳明的手,“这天一般的担子,朕就交给先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第166章 新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第166章 新天并对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