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啊,只要我们宣传做得好,绿色天然的品牌竖起来了,今后就不会缺客户,卖给谁不卖给谁,主动权就掌握在咱们自己手中了。
我倒是想,县里能不能成立个农产品销售公司,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把本地特产进行包装,分类推向市场。
县长啊,咱们梧桐县并不是只有苹果的,像茶叶、山核桃、板栗,平安镇的豆腐皮之类的特产多了去了,这些玩意儿在咱梧桐不稀罕,但城里人是非常认可的,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我相信,只要运作得当,老百姓们的收益一定不会少的。”
闻言,泉学忠的呼吸都急促起来,他说道:“听你这么一分析,我越来越觉得咱们县物产资源丰富了。好,就按照你说的办,先跟苏总他们签一年,果子卖得好,咱们就可以趁机要价了。”
“县长,敢情您也是个做买卖的好手啊。”高远适时地奉上一记马屁。
“都是跟你这个老手学的呗。”心情大好的泉学忠反手就回了一记马屁。
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高远知道,苹果中是不是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全在两位专家一张嘴说。
在这个年头儿里,专家说有就是有,专家说没有就没有。
专家的含金量比后世多多了。
参照三年换了九个身份的“神医”刘洪斌。
苏建新得知高远的意思后,立刻给他打来电话,等高远接通后就抱怨上了:“兄弟,哥这么挺你,你就这么回报哥?你也太不仗义了。”
高远连连致歉道:“苏哥,我的错,但是没办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得体谅弟弟一下,不过你放心,等明年续约,我肯定首先考虑你。”
得到这个不大不小的承诺,苏建新这才叹着气说好,郁闷的挂断了电话。
这货心里却乐得不行。
让高远欠人情可不容易,这个人情不算小。
要知道,做水果批发零售生意,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其他的暂且不说,光一个水果品类分级,孰优孰劣全靠水果商的一双眼睛,稍微抬抬手就能过得去的果子,非要按照最高标准来衡量的话,其中的差价就能坑死一大批果农。
时间悄悄溜到五月份的时候,梧桐县的气温仍旧没有上升的趋势,仍然天高云淡、微风轻拂。
这得益于梧桐县是个山区,山高林密的,遮挡了大部分阳光的侵袭。
在过去的这大半个月里,中药材种植工作已经进入到实操阶段。
被筛选出来的六个乡镇的种植户们开始建设种植大棚。
高远特意跑了趟市委,详细向王宏伟汇报了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并提出由市委派出资金监督小组,对专项资金的发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以确保每一分钱都能落到种植户们手上。
王宏伟一听,就知道高远面对的压力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不由得深思,将这个小伙子放到梧桐县那个泥潭里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当初把他下派之前,王书记确实有把他当开路先锋的意思,想要利用他年轻气盛的冲劲儿,去撬一撬梧桐县那个坚硬的堡垒。
实话说,王书记也没抱多大希望。
但是让王宏伟感到惊讶的是,高远居然在梧桐县干的有声有色。
这就让王宏伟对他刮目相看了,同时心里产生了些许惭愧。
如果抛开阵营问题来说,高远这个年轻人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干将啊。
搞得王宏伟都有些羡慕陈建业了。
所以,当高远提出来,让市里派出督导组,对专项资金进行审核监督后,出于补偿的心里,他磕巴都没打一个,立刻同意下来。
两天后,由市纪委、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市审计局等多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督导组浩浩荡荡进入梧桐县,带队的是市纪委副书记文竹。
到了后,文竹召集县委常委们开了个会。
在会议中再次强调了市委书记王宏伟和市长陈建业对药材基地建设工作做出的指示精神,并对督导组的工作内容向县委领导班子进行了宣讲。
督导组的到来打了李延良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秦胜男,组织部长同志的脸色迅速变得阴沉起来。
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起初想要通过县里的督导组取得专项资金的控制权,让高远那小子哑巴吃黄连。
没成想,人家高远做得更绝,直接请市委王书记成立了市级督导组,还弄出个什么账目公开,定期公示的章程来。
这特么的,高远没吃到黄连,己方这帮人倒是满肚子苦水了。
但木已成舟,督导组都来了,大家再有意见,也于事无补了。
会议过后,李延良团伙一下就集体蔫儿了,大半个月时间居然没再找茬。
但是高远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到来前片刻的宁静。
李延良一伙人在积蓄力量,只要机会出现,他们打出来的拳头就会是致命一击。
又被高远猜对了,五月中旬的某一天,正在甜水井乡检查大棚建设的高远接到了陈宁打来的电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