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秋粮缴得慌

作品: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作者:有所|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4 07:54:58|字数:4178字

本还想着和王父到黑石村走一遭,结果看着忙忙碌碌的王父,王青云怎么也说不出口。

王青云个子也太小了也没办法帮他们削皮。

王母王大娘王三婶都削得认真,而王青兰则是和王奶奶在一边搓麻绳,用来把柿子吊起来。

王青云则是带着王青雨和王青林,久违的到上河口放牛。

早晨的草地,露珠还没有干透,不过已经可以吃了,如果露水太重的话牛是不能吃的,很可能会导致牛拉肚子。

不过现在温度上来了,露水都蒸发得差不多了,王青云带着两姐弟快乐地放牛。

前世很多人的梦想就是什么也不想,就放牛,没想到王青云干上了。

“哥哥,读书好玩吗?”王青雨乖巧地和王青云聊天。

“不好玩,很枯燥”王青云想了一下,郑重地说道。

“那哥哥为什么还要读书?”王青雨继续说道。

“哥哥,哥哥,读书,读书”王青林在一旁吞吞吐吐地参与。

“读书就能让我们家过上好日子”王青云把王青林搂了过来对着王青雨说道。

“好日子?什么好日子?”王青雨有点想象不到。

“青雨吃过鸡蛋吗?”王青云想了一下问了一个问题。

“吃过,我过年的时候吃过”王青雨明显记忆深刻。

“好吃吗?”

“好吃”

“好日子就是每天都能让青雨吃上鸡蛋,每天都能让青雨吃上白面馍馍”

“每天吗?”

“每天”

“读书能行吗?”

“应该可以”

“那青雨也要读书,可以吗?”

王青云愣了一下说道“那哥哥教你好不好”

“好啊”

……

其实即便是王青云也没办法让王青雨上私塾,如果是家塾,还有可能,私塾一点机会都没有,没有一个夫子会收女弟子的。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三纲五常,女性地位也依然不高。

最早三纲五常出现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之中,这个世界没有董仲舒,但依然男尊女卑。

女性想要读书,只有家学,也就是父母教或者家庭教师。

所以有学问的女子无一不是世家大族。

要不就是宫中放出的女官。

自己教妹妹读书当然可以,但是也不知道大伯娘允不允许。

上午陆续又拉回来一车柿子,看来得好一阵削。

尽管再三小心,几个妇女依然伤到了手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没有合适的工具只好纯手工制作了。

下午摘柿子的行动就停了,因为柿子够多了,如果削不出来恐怕会坏掉。

王家众人齐上阵,一共八个人连轴转,效率倒是还可以。

柿子皮也都摊开晾晒,这可是柿饼起霜的关键。

现在天气正合适不热不冷,时时习风吹过,干活的众人倒也不觉得有多困累。

按照王青云估计这两车柿子恐怕就把那二十个坛子装满了,后边摘的柿子看望爷爷怎么办,估计不是做成干,就是淋成醋。

其实王青云不知道的是,他上学以后王爷爷又订了二十个坛子,可谓下了血本。

午饭后,王青云就准备去私塾,本来是王父想送的,不过村里有牛车到镇上王父推脱着花了一文钱,省得跑这一趟。

其实村里每天都有一趟到镇上的牛车,早上去,晚上回,正是族长家的那头大公牛。

今天不过是凑巧了。

坐车的村民一般都是一个铜板,双方都能说得过去。

赶车的还是上次族老家的王青钰拉的还是族长,这就是缘分啊。

王青云的背篓里除了自己的东西还有王父放的拜师礼,一只烧鸡,一大包山货,还有压在最下边的十文钱。

“又是你啊,小家伙”

“族长爷爷好”

“你也好,对了,小青云,你家今天忙什么呢?一大早就往家里拉东西”

嗯?套我话?

“不知道哎,好像是爷爷把柿子都摘了准备淋醋”

“淋醋?”族长明显不信。

“族长爷爷到镇上干嘛去”

“哦,今年秋粮下来了,粮价又不稳定,所以有新的缴粮计划,所以到镇上议一议”

“要多缴粮嘛?咱这今年可受灾了啊?可没那么多粮”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王族长也很苦恼。

据说今年边境还要屯兵,粮税少是不可能少的,就看多交多少了。

每年秋收这段日子边境总要闹上一闹,三年一小闹,五年一大闹。

北部边境无险可守,依托长城勉强自保,近几年几次出击都不理想。

北部的匈奴依托骑兵的优势,和大魏打起了游击战,触之即走,不和大魏军队硬碰硬,除此之外还要防备南蛮趁机作乱。

自从立国之初南蛮归附以来,大大小小平息了十余次叛乱,人都快被杀完了,依然不吸取教训。

不过好在,最近几年安生不少。

所以历来北部边疆都屯兵不少。

王青云还以为秋粮已经交过了,没想到还没有上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第59章 秋粮缴得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第59章 秋粮缴得慌并对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