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能够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必须过硬,而且也是花钱都买不到的版面。柳云卉能够发表了两篇,在新港区教育系统已经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了。
孙有才甚至都表示,接下来只要工作年限一到,优先保证柳云卉晋升职称。
尽管在外人看来,有李茂这样的阔佬做男朋友,职称也好,工资也罢,都是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柳云卉自己却异常高兴,这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满足。
李茂眼下还没有时间陪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因为,童大小姐从岛内飞到沪城了!
一下飞机,童宥婷都没来得及向李茂介绍跟她同行而来的几个岛内的工程师,就直接走过去质问起他来:“我有朋友在苏城的,他跟我介绍的苏城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怎么跟你发给我看的不一样?”
“是吗?苏城什么时候调整的政策?”
李茂自然不肯承认:“或许是他们觉得前段时间,受到病情的影响,导致经济发展乏力,所以这才提高了优惠力度,唉,不得不说,苏城在这一块的动作真是快。”
童宥婷气得心口直疼,却也知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往前看为好。
她只好瞪了李茂一眼,然后给他介绍起与自己同行过来的几个岛内的工程师。
新成立的公司的名字,李茂已经想好了,就叫做麦芒科技,未来生产出来的手机麦芒A001型。
这家新成立的公司,由万金公司占股百分之五十五,童宥婷占股百分之四十五。
同时,除了在春州设立的工厂之外,在沪城还租了写字楼,安顿着研发部门。
童宥婷带过来的十几个工程师,一大半属于研发人员,只有三个人会去春州负责工厂的生产运营。
研发部门牵头的人叫做严谨铭,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微胖男人,也是宾大毕业,之后在硅谷做过一点时间,后来回到岛内洪奇电子工作,却是大房这一支的拥护者。
随着童家大房在家族企业权力争夺战中败北,严谨铭就听从童宥婷的劝告,跟随她来到沪城这边,投入到新的公司来。
至于生产工厂的负责人,以前也在岛内某家电子厂干过,叫做曾忠礼,年纪偏大一些,已经四十五岁。
具体这些人事的安排,童宥婷事先也跟李茂说过。
李茂知道童家之前就是做类似项目的,虽然不是生产手机,却有着一定的关联度,也就同意了她的安排。只不过财务上他还是选用了自己的人选——韩冰冰。
韩冰冰跟褚平也将在两天之内赶到沪城,李茂已经分别给他们安排了工作,韩冰冰管理着麦芒科技的财务,褚平则去充当董事长秘书——李茂自己不会经常待在那里,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在那里盯着。
褚平虽然能力不行,但却是一个信得过的人。
有时候老板在某些关键岗位上的选人用人,评判的标准并不是能力大小,而是是否听话。
公司以后会越来越大,人员会越来越多,李茂不需要他们有多么独特的见解,而是需要他们有一流的执行力。
童宥婷虽然刚到沪城,但公司的架构也好,运营方式方法也好,她早就有了盘算。
“为了尽快地能够见到效益,我的计划哦,是先模仿别人的手机——当然,我们也会跟他们进行谈判,得到他们的允许。”
现如今的手机并不是智能手机,需要有复杂的操作系统,制造起来难度并不大。
也正是因为如此,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山寨机,有些山寨机的质量还不错,价格也不贵。
也有一些大品牌的手机,采取的方式更加简单,比如科健,就是直接进口三星的零组件进行组装,因此很多款式跟三星的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标牌换了一下而已。
也有些公司,直接购买国外公司的方案,花钱之后直接自己制作。
然后就是铺天盖地在电视台做广告,只要名气稍稍涨上来,基本上就不愁卖。
说白了就是国外的大企业利用技术垄断,国内的大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在赚钱。
至于珠三角那些电子厂,DVD做不下去了,无绳电话做不下去了,BP机也做不下去了,但为了生存,总得找个新产品来做,手机就成了下一个产品。
虽然做手机能赚钱,但手机牌照这些小电子厂就拿不到了,只能山寨别人的手机,然后直接依靠之前的渠道分销。
童宥婷的方案,跟科健差不多,先跟别的公司谈,直接拿人家的零组件回来组装就行。
等缓口气的功夫,再来研发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公司完全不同的产品来。
“我觉得没有必要。”
李茂直接否决了她的策略:“现在公司是成立了,但办理牌照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估计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我建议兵分两路,你去跑牌照,老严带领设计团队加快研发。”
“那生产工厂那边怎么办?我们已经开始招募工人了,招募来了之后,总不能让他们什么事情都没有吧?”童宥婷摇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