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跟他说这件事。等钱守正和小张回来,就让他俩去西昌。
又惹了两件事,但都不需要现在去办,手里好像又清闲下来。
“王姐,麻烦你们去趟渝都嘛,帮冬儿定个蛋糕回来。”
下午王金玲她们便开船去了渝都,打了空手回来。
“没买到。”王金玲来到刘晓玲办公室。
“按理说应该能买到的啊。多半是不熟悉渝都,没找到卖蛋糕的地方。”刘晓玲心道。
“没买到就算了。王姐,没得事的时候你们多去渝都逛逛。不一定非要在沙嘴码头停,千厮门、储奇门、望龙门等等都可以去熟悉一下。”
“嗯。”
“对了,赵晓淑她们两个兼财会工作有啥子问题没有?也没听她两个说。”刘晓玲问道。
“刘所长,其实是有问题的。”王金玲忍了忍没憋得住。
“哦?”
“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我看她两个有点吃力。对账的时候总要熬夜,说是对不起账。”王金玲道。
手里还没有这方面的人,又得去外面去找。
刘晓玲感到了无力。
记得刘英是学的会计,而且现在在一家三线厂干的也是会计。能不能把她调过来?
这个念头一起,刘晓玲就像魔怔了一样,立马就给刘英打了电话。
“英子,我这里差会计,不、不,差个财务总监,你来不来?”刘晓玲问道。
刘英道:“我不来。我要是去了你那里,我老妈才不答应呢。”刘英在厂里耍了朋友正要结婚,她怎么会离开厂,便拉了老妈做借口。
刘晓玲看刘英态度坚决,便问道:
“我记得你说科里有个老会计退休了?现在做什么?我想聘请他来干几年。你帮我联系下?”
“可以,啥子条件嘛?”刘英问道。
“每月100块包食宿。”刘晓玲道。
“对了,每年一次探亲假,车费、住宿费全报。”刘晓玲补充道。
刘英知道刘晓玲现在一家研究所负责,但不知道刘晓玲在这个研究所是怎么个负责法,完全是言出法随的程度。
这么高的聘金把刘英惊呆了。
“我没听错吧?”刘英问道。
“每月100元,包吃住,每年一次探亲假……”
刘英默默挂上了电话。
没过两天,刘英帮着联系的退休老财务邬道贤来渝都了。
买不到蛋糕就自己弄算了。
哪里都不方便,刘晓玲跑到了自家的小院子。
把平台上买的做蛋糕的设备全部摆到了厨房,又拿了面粉、鸡蛋、糖等配料,开始看说明书。
烤箱等设备都用得来,主要是没做过蛋糕。
连续试了4炉,终于有些外面卖的蛋糕样子。
歪歪扭扭把字挤出来,六个字怎么看都不像汉字,倒是跟楔形文字有得一拼。
叹口气,收回到空间。
出了院子,看天色已晚,径直去了食堂。
“去哪里了?怎么都找不到你。”卢俊问她道。
“在新房子里面。”刘晓玲随口答道。
要是真的找她,卢俊知道她的手机号码。
“对了,吃了饭你跟我走一趟。”刘晓玲心想,干脆把那套设备搬到食堂来,以后谁过生日就做一个蛋糕。或者平常早上做点小蛋糕,早餐也多个品种。
自己对烘焙没有兴趣,平常都不会用的。
冬儿过生日,刘仁贵也来了。
一家人在阳光房给冬儿过了生日。刘晓玲亲手制作的生日蛋糕闪亮登场,赢得了一致的表扬。
十二月中旬,去京城的老师们都陆续回来。下一步便是分别去魔都和省城筹备建厂的事宜。
所有的工厂开始整理一年的财务资料,负责人则开始准备写一年的总结。
从刘英厂招聘来的退休老会计姓邬,叫邬道贤。现在当了赵晓淑和黄香玉的老师,顺便兼任研究所的办公室副主任,分管财务。
邬道贤开始还对研究所给的待遇半信半疑,主要是工资给得太高。来了后刘晓玲请他带赵晓淑和黄香玉,每月又给他增加了30元。
听说刘晓玲手里严重差人,尤其是像他这样专职的财务岗位严重差人,便推荐了三四个自己的老同学。
联系上这几个都已退休的同学,邬道贤给他们讲了现在自己被聘用的情况,问他们有没有出山再干几年的意愿。
这几个人中除了一个身体有问题的,其余的人都愿意再干几年。
刘晓玲考虑了这几个人现在的住处,按就近的原则,在魔都和省城安排了三人。还有两人距离闽省都比较远,刘晓玲给出了地区补贴,又安排了一个。剩下一个准备安排去京城。
以前的合资企业,普华公司没有安排财务人员,都是由内地安排的,只是每年将财务资料整理后交港岛陈金去审计。
政策放松后,才有了几个独资企业,不过都是在建项目。因为还没有投产,现在的资金往来主要是基建材料和人工方面的支出,自己暂时管着。就像研究所一样,由赵晓淑和黄香玉这样不懂财务的人记着流水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