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迁都大名府

作品: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作者:瑾瑜在手|分类:历史|更新:2023-09-19 07:34:52|字数:4316字

九月初八日,吉;宜搬迁……

这日子是李助和陈希真共同选出来的。

这一日是李凌带着群臣,举家搬迁到大名府的日子。

大名府的武王宫已经全部收拾妥当,就等着李凌搬进去了。

整个济州府都忙忙碌碌;

一队队的士兵集结起来,先行向大名府赶去。

文武大臣的家小,由一条条的小车队,汇聚成一个大的车队。

父亲李应和岳父扈太公,早就从独龙岗接来了。

两个人叹气连连的转来转去,看样子是舍不得离开济州城……

李清照她们三女眼里泪汪汪的,看啥都舍不得扔在这里。

济州城内的百姓,扶老携幼,都在路边依依不舍的送别武王……

武王宫大门口,李凌站在马车上,亲手把武王的门匾摘下来,又亲手把太守府的牌匾挂了上去……

他拍了拍手,从马车上跳下来,扭头看了一眼敞开的大门,然后满怀不舍的摆手道:

“走吧……”

车队刚刚起步,道路两旁的百姓都上前一步围了上来。

一个白发老者颤颤巍巍的扶住王府的车子,眼里饱含热泪;

“武王……

武王可要记得济州百姓啊!

小老儿只恨年迈,不能跟随武王前去河北;

只希望武王莫要忘记我们才是……”

李凌急忙上前扶住老者,一脸诚恳的开口说道:

“老人家就放心吧!

这济州城就是我的根,不管到了何处,本王都不会忘记家乡父老……

本王迁都河北,就是为了守住北方国门,使的我们中原百姓能安居乐业。

等北方异族平定,本王定然再回我们济州……”

听了李凌的话,众百姓都伏地痛哭,嘴里不舍的叫道:

“恭送武王……”

车队后面的李纲,看着扶老携幼的送行百姓;

他用衣袖偷偷的擦擦眼角,无限感慨的说道:

“若是大宋能得到一半这种民心,又何至于反贼四起?”

他身后的张叔夜赶紧推了一把;

“咳,你说啥呢?慎言,慎言……”

李纲这才想起,反贼也把他们的武王给包含进去了。

吓得他赶紧一缩脖子,不再说话……

从武王府到城门口,这一段距离全部都是百姓;

李凌带着文武百官,一路步行着和众百姓一一告别。

马车内的女眷们,早就不知道哭湿了几块手帕?

………………

由于搬迁的车队庞大,五天之后众人才来到河北大名府。

留在河北的乔道清、邬梨,以及建造宫殿的陶宗旺等人;

还有先到一步的各个将领,都在城门口迎接。

等车队缓缓靠近,众人齐齐一躬身道:

“臣等恭迎武王……”

为首的李凌翻身下马,笑着虚手一扶道:

“众卿免礼;

众家眷一路困乏,大家还是先进城说话吧!”

乔道清等人再次一躬身,带着李凌进入城内;

城内为了迎接李凌到来,大街上的商贩都清理的干干净净,道路两旁都有士兵把守。

不由得他们不慎重啊!

万一有什么不开眼的毛贼,岂不是把家眷们都给吓到?

乔道清边走边开口说道:

“武王,陶宗旺总管想要把整个大名府都要改造一番。

他初步的意思是把原本的整个大名府划为内城;

城内除了武王宫,就是众位文武的官衙和住处了。

然后再从城外四处各扩张五十里;

五十里外重新建造城墙;

这扩出来的五十里,就是大名府的外城了。

武王若是定都此处,日后聚拢来的商家大埠,还有百姓不知有多少?

这扩张出来的外城还不知道够不够用?”

李凌听了,脚步一缓;

众人这是想把大名府作为日后的首都了。

他扭头看向乔道清,郑重问道:

“乔爱卿,此处的风水可曾勘察过?”

乔道清赶紧一躬身道:

“回禀武王,臣只是勘察过整个河北以及燕云十六州;

现在最好的位置就是此处了;

臣若是没有看错的话,从河北到燕云十六州,这就是一条龙脉;

燕云十六州乃是龙口,河北和山东的交界处乃是龙尾;

只有这大名府乃是龙背。

武王定都此处,能扶摇直上九万里……

也就是说,我们的基业能传承万年……”

李凌微微一点头,回头又看向李助和陈希真,开口问道:

“两位爱卿怎么看?”

李助没有回答,同样转头看向陈希真。

陈希真以前云游过整个天下,对这个最有发言权。

他微微一点头道:

“武王,乔军师所言极是;

只是乔军师少看了两条大龙脉;

若是武王能拿下整个辽国,最佳的定都之地就是燕州了;

不过这大名府要是改建一番,风水不比燕州差。”

李凌点点头道:

“此事日后再议吧!

等你们几位军师到齐,大家一同勘察推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方便以后阅读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第366章 迁都大名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第366章 迁都大名府并对水浒之开局拜师孙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