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语搭上公交车去了华侨商店那边,她要先满足一下自己的购物欲,毕竟她淘换了好些个华侨券的,不用可惜了。
直接去了三楼,那里卖的就是商场里最贵的东西了。
林书语找到了相机柜台,售货员问:“为人民服务,同志,您买什么?”
她答:“要斗私批修,麻烦同志帮我找配我这台相机的胶卷!”
天知道她刚才脑海里的选集都被忘去哪里了,只记得这一句“斗私批修”!!
这相机配胶卷可金贵着呢,这也是林书语最喜欢的物件之一了,
买了三盒胶卷,两盒黑白一盒彩色的,又买了好些洗照片的药水,她倒是想多洗些照片的,可惜药水太难找了,这一下子花出去两百多块钱;看的售货员都心疼了,可她一点都不心疼!!
现在多少的报社记者可都用不上胶卷呢,有钱买的也不一定想着花冤枉钱买个不实用的铁疙瘩在家吧~
可惜林书语装备齐全,不仅照相机胶卷配得多,就连洗照片的装置都有呢~
再说了,用这相机得多记录点现在社会的照片,等到以后那可都是时代的痕迹啊,说不定还有机会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呢~
买了胶卷,林书语又买了两罐进口的奶粉,一罐就得35块钱,真是贵得很!
但这也算是物超所值吧,回了农场没有牛奶喝,那就喝奶粉,两罐能喝大半年了。
出了华侨商店,林书语又转战去了百货大楼,买雪花膏!买五粮液!
雪花膏买了三盒茉莉花味道的,她喜欢这个!!
五粮液一瓶才3块钱,是“红旗牌”的,她听家里几个男人说的,口感和价格都很不错,所以林书语打算多买几瓶。
可惜售货员说是限购的,林书语只买到5瓶,打算全部拿来泡酒了,以前她都拿茅台泡酒的,八块钱一瓶呢,实在是奢侈了!!
林书语又给小侄子买了些文具,选在午饭前去了林大哥家,大嫂正准备午饭呢,嘉志乖巧的在客厅里玩耍。
“嫂子在家不?嘉志给姑姑开个门!”林书语闻到了饭菜香,扣了扣门!
“哎,书语来了?” 王玉梅带着围裙来给她开了门。
“嫂子,我来蹭顿饭啊!”林书语把手里的东西摆在桌子上,捏了捏侄子的脸颊~
非常软嫩呢~
“来就来了,带东西干什么?”王玉梅给林书语泡了杯花茶,这一段时间喝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自我感动,她感觉自己皮肤好了不少呢~
“我们车票订下了,想着没有多少天了,就过来看看。想着过两天回家里来吃顿饭得麻烦嫂子帮忙操持了!”
“要回去了呀?车票订在哪天啊?” 王玉梅给人添上饭,三人坐下吃饭。
“18那天的车票,也就只有六七天了!”
“那就定在十五那天吃团圆饭吧,星期六,你们母子啊也在家住一晚!”王玉梅看了看日历,说道。
吃完饭林书语又坐了好一会,这才偷偷把给侄子准备的生日礼物拿给嫂子,让她生日的时候再给,沉甸甸的盒子拿在手里,王玉梅心里暖暖的。
这小姑子每年给自己家里寄粮食寄东西的,当真是世上难得的小姑子了。
告别了母子二人,林书语还得先去趟交易屋才行,一些事情还是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让人意外的是,原本放粮食的一间屋子被上了锁。这样一间破烂的院子,居然配了把好锁,也不怕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林书语从花瓶里倒出锁来,打开门,发现里面是几个紫檀木的箱子。
粗略一看,六个箱子。
三四个箱子里都是精巧的玩具,乳白色的雕刻品,看着就很复杂很费时间的那种。
有碗大的,有鸡蛋大的,每一件都是精雕细刻的,栩栩如生,看得出雕刻人的手艺有多精湛了。
林书语也不是那么不识货,而且江煜修说这是从津市弄来的最好的一批物资,想来应该非常值钱吧啊?
还有三个箱子,那林书语就认识了。
两箱里都是些珍珠,还是稀少的彩色珍珠,最贵重的当属单独的两个个小盒子,一盒全是比鹌鹑蛋大的乳白的珍珠,十分圆润一点磕碰都没有,看得林书语都快流哈喇子了。
另一盒里是两个鸡蛋大的圆珠子,颜色是碧玉色的,跟她见过后世的变异蚌珠产的珍珠很是类似。
最后一个箱子就比较普通了,都是些古墨,还有砚台,味道有些难闻。
既然如此,林书语也拿出了六支该是高价值的人参,门倒是没锁起来,只是东西放得很隐蔽,把藏东西的地点写在信里塞去了花瓶里,又说明了自己准备回家去了,下次交易大概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希望能维持好这种关系。
至于这把上好的大锁,她可就昧下了。
二十多年后的某次国外的拍卖场上,林书语见到了那件被人称为鬼斧神工的拍品:雕刻了十三层的“鬼工球”,这才想起来自己空间里被列为传家宝的那几箱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