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还是七八年前当时在国内掀起的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首当其冲的便是这些文艺工作者被划为“右派分子”,文艺界出现了大批判浪潮。一时间,文学观念、艺术倾向、创作方法上的差别和分歧,被当作“政治问题”处理,很多文学文艺工作者被举报,被批斗,据说都押运去了西北的农场“劳动改造”,是真是假少有人知道。
这就直接导致了不仅是高等学府缺乏教育人才,京剧院、歌剧院、中央乐团、京都民艺术剧院等一大批完全有别于旧戏班子的新型文艺院团十分缺乏人才。毕竟这几年少有继续研究学习艺术事业的人才,学校教育依旧名存实亡。
哪怕几年前国家对改进文艺事业的方针做出了调整,也少有家庭敢去报名入学的,多数是随便学习一两年就推荐到文工团去了,至于体育学校多是男生,报名人数不超过300。
当年动乱发生时林父还只是领14级工资的技术员工,家里林书桐高一,林书砚初二,林书语小学四年级,开销不可谓不大。但是哪怕学校几度停课,林父也没有让几个孩子退学。国内还掀起了一股“上山下乡”,当知青的潮流。当时不少的高中生把“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当作标杆,自觉自愿的在高中毕业后主动下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去了。
面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林父凭借着自己的政治嗅觉,保守的选择了高中毕业后给两个孩子买了份工作,哪怕不能升入大学接受高级教育后出人头地,最起码也不用去当知青。毕竟现在国家没有强制要求要下乡,事情还有的回旋的余地。
不是林父思想觉悟不高,哪怕只是在沪市乡下养过几年,也深深的知道地里刨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然,自己也找两个儿子谈过话,两个儿子虽然没有什么大谋略,至少脑子不糊涂,听了林父的话按部就班高中毕业进厂做活。
就这样,林家虽说没能大富大贵,但哪怕在最艰难的三年旱灾期间也能温饱度日。
不得不说,林父的政治眼光是极好的!!!
喜欢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