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织网

作品:四合院:开局让贾东旭变太监|作者:老八一杠|分类:都市|更新:2023-08-11 18:41:08|字数:4356字

第二天酒一醒,许大茂和刘海中又找刘中军去了。

刘中军见着这俩人还挺奇怪,问道:“东西卖了?”

许大茂点点头道:“卖了!”

刘中军又问:“卖了多少钱?”

这回刘海中抢着说道:“卖了二百二十块,赚了一百二!”

刘中军翻了个白眼儿,说道:“你们可真够着急的,要是再抻一抻,估计还能多卖点儿。”

许大茂讪讪的说道:“我们这不是怕买家跑了吗?”

刘中军笑道:“古玩行里有句话,叫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古董买卖又不是卖萝卜白菜,东西在手存着也不掉价,反而会越来越贵。

你们还是太心急,不过这也是个好的开始,总比卖不出去强。

另外干这行最终看的还是学问,你对古董文物了解的越多,就越能忽悠人,东西自然也就能卖的越贵。

总之你们现在刚刚入行,要学的还很多,以后你们慢慢就知道这行该怎么干了。”

许大茂和刘海中现在对刘中军简直就是言听计从,又请教了一些行里的细节,这才买了一堆盘子碗的走了。

东西到手,许大茂和刘海中又去琉璃厂埋地雷,虽然骗了几个人,赚了几百块钱,可他们两个却开始不满足了。

而且俩人发现自己对古董真的没什么了解,很多时候想忽悠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着实耽误了不少买卖。

于是这两个人发奋图强,买一些关于古董的书生啃。

虽然对书里的内容看不大明白,但俩人还知道死记硬背,没事儿还请教一下刘中军,倒也很快成了古董半吊子。

以许大茂和刘海中现在的水平你让他们鉴别真假那是没戏,可他们忽悠人的本事倒是愈发的得心应手。

就这样,两个人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买卖做的也算是风生水起。

不到半年时间,许大茂和刘海中就不干埋地雷的小买卖了。

他们俩成立了一个组合,许大茂把头发梳的油光锃亮,天天西装革履的到处乱窜,专门认识一些做买卖的老板。

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枪打不透之脸,还真跟几个买卖人混的不错。

这些人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手里几十万还是能拿出来来的。

许大茂有事没事就跟这帮人讲一些卖古董发财的事情。

开始他们还当故事听,可听着听着就开始上头了。

毕竟许大茂嘴里说的那些,谁谁谁花几十块买的东西,转手就卖了几万十几万的故事,听着就感觉过瘾。

这时候,许大茂就开始下套了,跟人家说有个朋友家里有急事儿,要出手一件祖传的古董。

只要有人搭茬,许大茂就把雇的卖家和刘海中给请出来。

刘海中经过这半年的胡吃海塞,又胖回了原来的样子。

花白的头发梳成大背头,穿一身绸缎的唐装,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

说话的时候再来那么几句似是而非的之乎者也,看着很是有点儿老学究的意思。

专家刘大师说是真的,那东西肯定差不了,十万二十万的花出去,换回来的可是传世的宝贝,搞不好一转手就能卖几十万,这买卖做的值!

几笔大买卖做下来,许大茂和刘海中的身价还真就有了几十万。

而且经过几次交易,这俩人在古玩圈里也有了点儿名气,竟然有人拿着真古董找他们。

别看他们鉴定不出真古董,可是假的玩多了也有感觉,凡是跟自己感觉对不上的东西,他们就拿给刘中军看。

刘中军作为制假的行家,自然对真货研究的极其透彻,否则也做不出以假乱真的东西来。

如果刘中军说是真的,他们俩就忽悠卖家东西不对,用便宜大家价钱收着,然后再转手高价卖出去。

一来二去两个人不但身价越来越厚,名声也打出去了,俨然成了四九城古玩行里的知名人士。

不过这俩人的胃口也跟着越来越大,一心想着干次大买卖,整他几百万然后跑到国外去逍遥快活。

但是能拿的出这么多钱买古董的人,也不是他们说认识就能认识的,一时间俩人的事业到了瓶颈期,搞得不上不下的就很难受。

好在只难受了几天,许大茂忽然灵光一闪,拍着大腿说道:“二大爷,咱俩太笨了,傻柱不就是现成的有钱人吗?

咱们这把对他下手,先给他点儿甜头尝尝,再给他来把狠的。

干完这一把,咱们就远走高飞,到国外去过快活日子。”

刘海中想了想,也点点头说道:“你不提,我还真把他给忘了。

不光是傻柱,他背后的何雨水、钱安国也不能放过。

尤其是那个钱安国,当年他害得老子那么惨,老子这把要他倾家荡产!”

听了刘海中的话,许大茂吓了一跳。

根据以往的经验,许大茂觉得不应该去招惹钱安国,可是一想到娄晓娥跟了钱安国,他心里也憋气。

于是想了想说道:“二大爷,我看这事儿还得从长计议,要想收拾钱安国,咱们还是先从傻柱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四合院:开局让贾东旭变太监》,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开局让贾东旭变太监第446章 织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开局让贾东旭变太监第446章 织网并对四合院:开局让贾东旭变太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