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纷纷上马的项目!

作品: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作者:大沧月|分类:都市|更新:2023-11-28 18:04:01|字数:5460字

尽管相比于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言,无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要落后一些,但研发难度却要小很多。

当然了,对于国内现如今的科技水平,这依旧是地狱级难度,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更为重要的是,周扬前世曾带领团队参加过一款无源相控阵机载雷达的研制,而且还成功了,并被用在了歼10改上面。

但很可惜,由于那个时候这款雷达已经不能满足军方的需求了,在实际使用中空军并不满意,歼10该也就仅仅生产了50架后,便被紧急叫停,继续改进。

之后升级的歼10C,则是全部换装了更为先进的JKL-24型有源相控阵雷达。

不过现在可是79年,这个时候研制出无源相控阵雷达,那绝对是王炸。

关于无源相控阵雷达这个项目,周扬准备让郭亚民来主持,尽管自家老师的年龄已经大了,但是老头儿只要不吃猪头肉的情况下,身体还是没问题的。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院所有的科研人员中,只有自家老师最理解他,与他配合的最默契。

很多设计方案别的科研人员看了首先想到的是困难,而郭老看了之后却先想到如何实现,这就是差距。

但很可惜,他现在人在空六院,所以周扬决定先让陈山河主持前期的工作,等预警机项目结束之后,再由郭亚民接手后续的研究。

除此之外,雷达研究所这边还有一个项目要上马,即给051驱逐舰研制对空警戒雷达。

对于这个项目,周扬也是非常重视的,如果说三代机是空军的未来的话,那么051巨舰项目则是海军的执念。

客观地说,在周扬看来,现在的051就算是安装了先进的雷达和电子设备,但整体并不先进。

毕竟这款战舰底子就不咋样,延续了毛熊联盟科特林级驱逐舰的大长宽比船体设计特点,导致舰体细长而狭窄,空间严重不足。

不但限制了武器系统的选择,还导致人员居住环境极差,再加上研发周期太长,服役即落后,因此搞了个“全蒸七子”就没有再建造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那已经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最好水平。

同时为了完成电子设备的开发,全国十几个研究所和工厂一步一个脚印,在技术储备非常差的情况下终于走完全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也就是从051开始,我国才拥有了完整的舰艇研制和生产体系,有幸成为这个国家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周扬也感觉非常的荣幸。

因此,他任命牛伟彤为对空警戒雷达的总负责人,闫海生为协助研究。

同时,为了能给这款雷达创造一个合适的测试基地,周扬还调了一个工兵连,前往云山县东南方向的察尔湖,建造测试地方,并打造一艘大型木壳船,用以模拟海军舰艇!

在各科室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第十八研究院这个庞然大物终于高速运转了了起来...

.........

喜欢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方便以后阅读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第1334章 纷纷上马的项目!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第1334章 纷纷上马的项目!并对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