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治理大明

作品: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作者:牧神|分类:历史|更新:2025-01-15 17:56:43|字数:4298字

朱桂道:“儿臣明白,儿臣一定会给天下读书人时间的。

五年,五年之后朝廷再开科举就会加入新学内容。

而我大明士子,就可以在这五年之内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五年之后的科举。”

朱桂心中狂喜!

科举的时候考物理化学,那可想而知,今后华夏要出多少个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啊!

大家为了中举,一定会拼命的研究物理化学,研究数学,甚至生物地理等等。

这是用科举带动生产力啊!

“嗯,不错。”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你是太子监国,你就下达正式的命令吧。”

朱元璋想了想,这件事情太过浩大,补充道:“到时把敕令拿过来,咱也给你署个名。”

“谢父皇!”

朱桂高兴不已,有了朱元璋的力挺,这件事将会更加顺利。

可想而知接受新学洗礼的大明,将会迸发出何等威势!

而只要教育改革开始推行,大明今后前进的脚步将会永不停歇!

这一刻,朱桂终于长长的松了口气。

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一直如履薄冰,生怕一个意外自己挂了,历史就回归原轨。

现在好了,只要教育改革推行,就算哪天他出现意外,就算他离开这个世界,整个华夏也会向着好的方向前行。

他真正改变了世界!

之后,便是推行教育改革,还有推行各种改革。

因为有原远北的案例在,所以完全可以照抄作业,改革速度是极快的。

就这样,朱桂在大明京师忙了整整一年。

一年的时间,终于算是把各项改革全部落实。

而这一年之间,除了改革之外,他还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取消禁海令,但为了方便管理,并不是所有海岸线都开放。

而是每个沿海省份开放一两个州府。

第二件重要事件,就是移民殷州大陆。

朱桂给出的任务是,第一期移民五百万。

而且这些移民并不全来自沿海,也不集中在一个省份,而是大明所有的省份,所有的州府全部都有。

大明内地共计193个州府,平均每个州府移民2.5万人,压力并不十分大。

远北还有一百多个州府,不过那里本就是人口紧缺地区,所以远北地区并不在出人范围之内。

第三件事情,就是从暹罗获取的高产农作物种子,还有殷洲大陆引进的新品种,经过一年的培育,已经初具规模。

第四件事,实行后世张居正的摊丁入亩政策。

后世正是张居正的摊丁入亩,给大明蓄了一口气。

所谓的摊丁入亩,其实就是财税改革,古代都是按人头收税的。

而摊丁入亩是按土地收税,就是你们家有再多的人口,也不必交税了,而是有一亩土地交一亩的税。

这样收税明显更合理,而且一旦不收人头税,那么人们的生育欲望就上来了。

毕竟,之前多一个娃就多交一份税,而之后生娃不交税了,那自然生育率就提升了。

而现在朱桂圈的地太多,提高生育率是极为重要的。

第五件大事,就是大明全面工业升级。

大明内地的工业水平,还停留在手工业阶段。

而他远北的工业水平,却已经达到了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所以让远北的各个工厂,全面援助大明内地,开始在大明内地全面建设工厂。

但大明内地相对远北来说,工业基础还是相对薄弱,技术能力相对远北也稍差。

就拿双方所生产的‘洪武步枪’来说吧。

远北工厂生产的‘洪武步枪’,可以工作一万发无故障。

而大明内地工厂生产的‘洪武步枪’,打三千发就故障频发了。

没办法,这就是工业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区别,大明内地的工业水平还需要追赶。

不过这并不是个事儿!

只要有了基础就算成功了,至于今后追赶的问题可以慢慢来。

之后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那就是远北大铁路通车之后,大明内地官员见识到铁车的运力,也上疏在大明内地修建铁路。

所以京沪线就正式开工了。

以后世的经验,这条线路是经济效益最好的!

而且还可以将大明的应天和顺天两个直辖府连接到一起!

这条铁路南北共同开工,北方的钢轨由唐山钢铁厂提供。

南方的钢轨由马鞍山钢铁厂提供。

朱桂在大明内地新建的八座钢铁厂,这二者便是其中之二。

然而大明内地的工业水平还是差了点,生产钢轨没问题,但生产蒸汽机就有点不行。

所以京沪线的蒸汽机车,是来自纳城锅炉厂的。

而在修建京沪线的时候,朱桂特别嘱咐先全力修通两段,分别是顺天到天津,以及应天到苏州。

目的是让众人尽快见识到铁路的好处,这样大家才能迸发出更强的修建铁路意愿。

而经过各方的全力以赴,一年的时间,顺天至天津段,和应天至苏州段的铁路终于通车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第190章 治理大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第190章 治理大明并对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