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这一切都是良贵人的错,果然,人还是死了最省心。
心里埋怨正在屋里咳嗽的良贵人,郭络罗氏脚步不停。
她还没有忘记储秀宫是是非之地,她们两个来了其他人的地盘,必须尽快离开。
李嬷嬷没计较郭络罗氏的转移话题,简单颔首后领着郭络罗氏顺利回到翊坤宫。
宜妃坐在榻间,手边放着已经喝了半盏茶水的茶盏。
“姑母”
郭络罗氏进门笑着和宜妃打了声招呼。
宜妃招手,“回来了,路上可曾碰到什么麻烦?”
郭络罗氏摇头,“无碍,多亏了李嬷嬷考虑周全。”
要不是李嬷嬷提醒及时,郭络罗氏说不准还真会被惠嫔发现踪迹。
“你这孩子,客套什么。”
宜妃眼波流转间,笑的一脸灿烂。
郭络罗氏脸颊嫣红,微低着头颇有些不好意思,“是侄女给姑母添麻烦了。”
宜妃的笑容中愈发透着深意,“我是你姑母,不帮你帮谁。”
“姑母”
郭络罗氏一脸感激,眼神中慕儒之情溢于言表。
一时之间,整个大殿都充斥着合家欢快的氛围。
两人你恭维我一句,我安抚你一句,互相很给面子。
郭络罗氏在翊坤宫停留的时间不多,毕竟天快黑,宫门要落锁。
赶在宵禁前,郭络罗氏坐着马车离开皇宫。
贝勒府
对于郭络罗氏离开府邸进宫一事,躲在书房的胤禩是知道的。
换句话说,郭络罗氏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将她离开的消息告诉了胤禩。
郭络罗氏自以为是贝勒府的女主人,殊不知她在胤禩眼里,也只是住在贝勒府的客人兼管家。
贝勒府的一切大小事宜,全都被胤禩牢牢掌握在手里。
眼下郭络罗氏刚回,就看见坐在房间里边喝茶边等她的胤禩。
原本锋利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郭络罗氏福了个礼,“贝勒爷”
胤禩一脸柔和地笑了笑,“爷听送羹汤的小厮说,你之前进了宫。可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原本,胤禩是想直接问良贵人的,但想到郭络罗氏和储秀宫的关系,相关话音只在心里过了一圈便落了回来。
郭络罗氏摇头,“没事,只是想着之前姑母平日对妾身多有照顾,这才匆匆送了些物件进宫。”
没将人参之事说出来,郭络罗氏走到胤禩旁边坐下。
“爷,皇阿玛安排的差事,眼下还没有动静?”
试探性的追问了一句,郭络罗氏咬了咬牙,觉得筹码不能只丢在一个篮子里,良贵人那里可以继续跟进,但其他人处也要用撬棍撬动撬动。
胤禩闻言,苦涩一笑,“皇阿玛没说什么,不过其他人都劝我还是算了。”
亲娘还躺在宫里养病,他若是不管不顾的出京办差……哪怕差事做的不错,也极容易给其他人留下冷酷无情的印象。
在未能坐上那把椅子之前,胤禩还是要顾忌一下自身名声。
他和别人本就有差距,如果朝堂名声也不占优,日后该拿什么去和旁人争抢。
从一开始,胤禩就看得明白,他身后没有血亲势力支持,想脱颖而出,足够吸引朝臣目光,就只能拿出更多的好处。
笼络朝臣需要什么好处呢?除了利益就是安全。
如今胤禩许诺出来的利益只能算是画大饼,毕竟他这一穷二白的模样,还得整日跟在大阿哥胤褆后面绕,哪有什么利益。
剩下的安全,就更好解释。
朝臣们辛辛苦苦考上官职上朝,为的可不是什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更多的还是想要享受荣华富贵,福及亲眷家人。
所以这个安全可以理解为帝王的脾气秉性。
谁不想伺候一个和善没有威胁性的帝王啊,那些喜怒无常,动不动就关人杀人的帝王可不讨喜。
胤禩如今展示出来的贤名,就是想给朝臣证明自己的无害。
这算是胤禩特有的本事,因为其他阿哥各有各的骄傲,轻易不肯做这种事的。
算起来还是向朝臣低头呢,谁没有点高人一等的心思。
郭络罗氏一听胤禩的话有些急了,说话也不收敛,“怎么能算,”算了不就是在说他们的努力全都白费,这次差事也打了水漂。
胤禩不喜郭络罗氏的咋咋呼呼,他虽欣赏郭络罗氏的性格,但有些时候,太过急躁的郭络罗氏并不讨人喜欢。
就如眼下,胤禩本就因为这些事心急如焚,偏偏郭络罗氏不知收敛,还要继续火上浇油。
胤禩:……奇葩。
“贝勒爷,这事绝不能这般轻易算了。”
郭络罗氏急的不行,她转转脑袋,心说还是去宫里找良贵人晚了。
如果快一点,说不准良贵人这病都生不起来。
已经丧心病狂的郭络罗氏顾不得自己的主意本就是将良贵人往死路上逼,她捏了捏手心,继续劝胤禩坚持,起码皇上还没开口定下来,那他们就当这个差事还在。
胤禩略有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那如何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