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的躺平安逸,只会让人的心里变得懒惰,不思进取。
张宸极很快就写完了,朱仲杰忽然有一个想法,他眼睛一亮,看着张宸极说道。
“老张,本王见你对银行之事非常上心啊,有没有兴趣出任大明皇家银行的首任行长?”
朱仲杰的话,再次让张宸极心里一喜,他担任过户部左侍郎,如今又是辎重司的司长,跟银行相关的业务还是很有关联的。
朱仲杰这样一说,他瞬间就心动了。
“殿下,臣非常有兴趣。”
他赶紧点着头,朱仲杰于是说道、
“行,这样吧,等本王向陛下请旨过后,你就去皇家银行筹备处做事吧,至于辎重司的事情,本王知道安排。”
“老臣谢过殿下。”
张宸极谢恩之后,便赶紧退了下去,毕竟他的位置到时候由很多事要交接,需要提前准备好。
在朱仲杰的主持之下,大明皇家银行有序的准备着,而皇家银行的位置直接就修在了吴王府旁不远处,这里接近皇城,治安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为了更好的让皇家银行被百姓们所接纳,朱仲杰还是有很多事情要提前去做的。
毕竟大明宝钞的名声可是烂透了,而 如今朝廷好不容易提升了一些公信力,但是要让百姓们完全相信大明银行发行的新宝钞,这些肯定是不够的。
于是朱仲杰还是想了一些办法。
第一首先是朝廷的官员们必须身先士卒,他们的俸禄必须拿大明宝钞进行发放。
第二就是新军兵士们,他们每年的俸禄在整个大明都占头筹,所以他们的俸禄也必须用宝钞发放。
当然了,在这些政策实施之前,朱仲杰会出面向他们解释保证,对于此朱仲杰还是很有信心的。
至于百姓这边,朱仲杰并不着急,因为他打算仿造后世,让存银子变得有利息,如此一来,便可以吸引百姓们使用宝钞。
要知道在古代也有类似银行的东西,这东西叫做钱庄,只不过你若是将银子存放在他们那里,不仅没有利息,每年还要付不少的保管费。
而大明皇家银行不一样,存钱不仅不会收费,还会倒给你利息,这可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只要做到有一两实物银子发行一两银子的宝钞,那么世道也就乱不了。
很快,大明皇家银行的事情便传了出去,对于这个新兴的事物,很多人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
尤其是他们听说朝廷要重新发行大明宝钞,他们的脸都拉了下来。
但是又一听朝廷官员们,新军将士们也全都如此,他们的心也就稍微平定了一些。
“你们听说了吗,朝廷新成立一个什么皇家银行,说是要收回市面上所有的金银,以后交易买卖都要用宝钞。”
“宝钞,你确定是宝钞,这玩意可不值什么钱啊,咱们这日子才刚刚有 盼头,朝廷这又想做什么幺蛾子?”
“你可别乱说,听说这是吴王殿下主持的,吴王殿下你还信不过吗?”
“原来是吴王殿下,那就没事了,反正只要是吴王殿下办的事,我刘绝对没话说,你们看看,咱们现在的日子有多好。”
京城里,许多胡同里都在讨论着皇家银行的事情,毕竟这东西关系着百姓们切身的利益。
一开始说起宝钞,大多数的百姓都透露出一股厌恶,可一说起是吴王殿下的的主意,几乎所有人的态度都变了。
就算是对于宝钞没什么好印象的人他们至少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而除了大明皇家银行外,朱仲杰还打算成立一所大明国家银行。
两所银行同时建立,有一些竞争也是好的。
而在朱仲杰的计划里,两大银行的最基层组织将是县一级的机构,再往上就是州府,省。
而如今的大明有上千个县,数百的州府,所以银行整个的体系想要完全建立起来的话,还需要不少的时日。
但是在这之前,将所有的省府设立银行,还是要简单很多的。
崇祯十九年三月十五,正阳门外大街上,可以说是热闹非凡。
因为今日将是大明皇家银行和大明国家银行两大银行开业的日子。
因为开业,两大银行都准备了不少的礼物和节目让百姓们观看,所以一大早,几乎没有事做的百姓们都聚集到了正阳门大街上。
而两大银行的选址也非常的有意思,皇家银行在左,国家银行在右,中间隔着一条正阳门大街,这给朱仲杰的感觉,就像是后世某鸡和某劳一样。
“老张,搞得很热闹嘛。”
朱仲杰站在正阳门城楼之上,看着正阳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对着一旁的信任商部尚书张宸极说道。
原本朱仲杰是打算让张宸极做行长的,可是很快便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按照张宸极的品级,做行长是不对等的,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银行是两个,而不是最初的一个,张宸极是做哪一个银行的行长?
所以朱仲杰最后决定,将银行划归商部管理,而不是户部,同时任命张宸极为商部尚书,让他直接管理两个银行岂不是更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