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在汇聚起来的巨大光团照耀下透着金色的霞光,那是朝阳初升之际,映照在大地上的景色。
可在大道的两旁,却伫立着一个个土堆,土堆前立着一个个石碑。
“李明泽。
生于农历1911年9月29日,公历1911年10月31日。
386旅交通员,1940年四月初,冒险潜入鬼子重兵防守的徐盛村中,花费月余时间,获得重要情报。
公历1940年5月13日,在晋中城南庄,为了将获得的重要情报送出,李明泽以生命为代价,成功将情报护送出来。
为后续八路军捣毁鬼子设立在晋区的生化实验室,做出了重大贡献。
牺牲时年仅29岁。”
.........
“杨宜年。
生于农历1906年5月22日,公历1906年7月13日。
太岳纵队下属独立纵队三团一连连长。
在平安城保卫战中,杨宜年带领一连战士奋勇杀敌,共计打退了鬼子数十次进攻。
公历1940年10月13日,为完成乐静城阻敌任务,杨宜年在全身多处受伤的情况下,依旧不肯离开阵地,最终不幸牺牲,牺牲时年仅34岁。”
..........
“王连勇,生于1907年1月。
独立纵队三团二连连长。
于1940年10月13日在平安城保卫战中牺牲,年仅33岁。”
..........
“刘邦永,生于1921年。
独立团警卫战士。
于1940年9月15日在平安城保卫战中牺牲,年仅19岁。”
........
“刘志清,生于1917年。
新一团特战队队员。
于1940年5月29日在徐盛村战斗中牺牲,年仅23岁。”
........
........
陆远一边走在这铺满金色霞光的大道上,一边查看着两旁石碑上刻下的文字。
“怎么看不清他们的样貌呢?
明明有照片,怎么就看不清呢?”
陆远走了几步后,停在一个石碑前,石碑上雕刻的文字清清楚楚,但石碑上放置的照片却给陆远一种很是模糊的感觉。
停了一下后,陆远又回头向后面看去。
“同志,向前走,莫停留,莫回头。”
在陆远回头后,却见到自己后面不知什么时候多出了很多人。
他们站在石碑旁,正满脸微笑的看着陆远,对着他摆手,示意陆远继续向前,但是他们的面容却依旧是很模糊的,可却又能看出,他们此时是在微笑的。
“一起走啊!”
陆远不知为何,对着后面喊了一句。
话音一落,那些人的身影却是一个个渐渐的变淡。
见此,陆远顿了顿,也没有继续停留,而是再次向前迈动了脚步,此时处于梦中的他,想法是很简单的,让走那就走吧。
时间慢慢过去,也不知是走了多久,最后,他终于是走到了那汇聚了无数光点的光团边上。
这光团明明能照亮那么远的路,能驱散那么远的寒冷。
按照常识来说,若是靠近这光团的话,应该是会很炙热,很刺眼才对的。
可现在陆远靠近后,却只感觉到了一种格外的温暖与明亮。
此时,陆远再看向四周,一时间,只觉得的整个空间都显得格外的明亮与温暖,再也没了之前那种黑暗与寒冷。
而来时的路上,此时也插满了鲜红的旗帜,此时正迎着风,迎着这朝阳飘扬着。
.........
就在陆远感受着这温暖与明亮时。
耳边突然想起了一阵阵的合唱声。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东方红,太阳升........”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广场上。
陆远缓缓的睁开眼睛。
先是迷迷糊糊的摸了摸了后脑,也不知为何,这一醒来就感觉后脑有点发麻。
不过陆远也没有多理会什么,想来是在这广场上睡的不好,有点小落枕之类的。
尚在迷糊中的陆远,先是想了想刚刚的那个梦境,随后朝着歌声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
就是这一眼,让陆远不知自己是醒来了,还是进入了第二重的梦境。
此时正是早上的六点十分左右,刚好是北平的日出时间。
而陆远这一回头看到的场景,刚好就是他之前在梦中回头看的那一幕。
一样的朝阳,一样的金色霞光,一样的鲜红旗帜。
“刚刚那是梦吗?”
见到这一幕,陆远不由的嘀咕了一声。
梦境中一开始时的那些小光点,不正是那点点星火嘛!
正是这些点点星火,一直在为神州的百姓驱散着黑暗与寒冷。
那汇聚而成的大光团,可不就是由那点点星火,汇聚而成的燎原之火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