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4年,趁前秦占据关中不久,立足未稳,桓温决定征讨前秦。
出征之前得先安顿好家里,江防太长了,得派点兵去协守。后赵没了,现在的北边是前燕当家,胃口没后赵大,但脑回路跟后赵一样,说来就来,不打招呼。
朝廷是指望不上了,刚把家当亏光,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胆量没胆量。就算有胆量,也是搞窝里斗的水平。说来说去,还得他桓温操心,幸亏这两年没怎么折腾,赞了点家底。
江防安顿好了,荆州还得布防,这可是重镇,一旦失守,东晋基本上就该谢幕了。
桓温总兵力十万,多了也养不起。可这往江面上一撒,看家的就超过了一半,能拿出手的,自己算算。
算来算去,这点兵搁谁手里都不够,可桓温不是“谁”,是“神”,从骨子里都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学的是《孙子兵法》,可这宝典桓温学不了。《孙子兵法》开篇就说“上下同欲”才能出去打仗,桓温从出道就跟朝廷是冤家,套用宝典,出征都是错的。这哪是宝典,就是一个紧箍咒,学了只能坑自己。所以桓温不学,改学“韩信兵法”,带多少兵都能打。
当初打成汉就用这兵法,成汉立国四十年,根深皮厚,结果一万兵就把他收拾了。前秦立国才四年,都没发育全,理论上五千兵就能干掉。可这次没了袁乔,这个人既是谋士,又是前锋,能顶好几万兵。少了他,桓温不敢大意,最终带了四万兵。
喜欢两晋南北朝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两晋南北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