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祸从口出

作品: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作者:小鸟非|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3 14:01:00|字数:4340字

想他领命于朱标,三年内要让中都满仓衣新财余,一上任便动员巨大去修路挖沙,又设投行等等。

这些措施只要施行,那一定会得罪中都不少人。

而敢出此策警告他陈楚的,一定是不怕朱标,背后有大能量的家伙。

而中都之内,只有一个人最是符合这个标准。

韩国公李善长!

临近都尉府,朱棣见陈楚久久不言语,不禁发问:“妹夫应当是有了头绪吧?”

朱棣并不知晓陈楚与李善长之间的具体经过,最多了解到他们见过面的程度。

“嗯,皇兄,你有所不知,我曾在和韩国公交谈中得罪了他,现在想想,只有韩国公最符合条件。”陈楚不禁有些犯愁。

这帮政客,说是老而不死是为贼,一点也不冤枉!

历史上李善长具体做过什么,陈楚并不了解,他只清楚人物的结局梗概。

“李善长?”朱棣思索片刻,李善长是皇兄老师,不可能只是因为几句得罪的话做到这种地步。

哪怕是怀恨在心,也没必要,除非......

“妹夫,应该是触动了韩国公的利益了。”朱棣说道。

陈楚闻言点点头,他此刻也想透了,但有些利益他不得不犯。

只恨他本性过于贪生怕死。

这劫道恐吓事件一出,陈楚也不能保证自己日后的政策会不会大打折扣。

“祸从口出,祸从口出!”

陈楚思量着自己之前在大帅府和李善长说的黄袍加身,估计当时李善长就想杀了他了吧?

.........

吕宋岛。

营帐。

距廖永忠祸从口出沦为阶下囚带回应天府已有些日子。

俞通源在帐中看着一批文书,眉头紧皱。

“唉!”

“俞叔,何故叹气?”偏居一侧的张翚正思索如何提高挖矿速度,听闻俞通源叹气,停下手中动作。

俞通源开口:“这矿山之中,用于挖矿的除了大明犯人,就是吕宋土人。”

张翚点点头。

“但依照这些人力,挖矿效率实在缓慢啊!咱又打的是王师南巡,宣扬教化的名头,那聚集起来的前宋遗民人数众多,却只能开荒种地。”

“此前,咱也是下令每人每天必须挖一定的矿量才可以,但长久下来,必定会出现大规模体力不支的局面,使挖矿效率大打折扣。”

张翚早在听前半段话就知道俞通源与自己思索的是同一件事,耐心听完俞通源讲述后,他起身行了个军礼。

“俞叔,侄儿虽无良策应对,但侄儿愿前往中部去见一见那吕宋国王。”

俞通源也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稳妥的方法,他点点头,“好,我与你两个千户所卫兵甲士,两百犯人两百土人,准备准备,明日便启程!”

“侄儿领命。”张翚当即退出营帐。

俞通源看着张翚坚挺背影,满意抚须。

不愧是他和廖永忠看重并悉心培养的接班人,有勇有谋,做事又小心谨慎。

次日,张翚领一众将士分几艘船前往吕宋国王所在地。

“千户,千户,前方不远处疑似有海盗出没!”

坐在舢板椅子上的张翚听到汇报,眼神一眯,立刻警惕起来。

“所有将士进入防备状态!”张翚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立即施下命令,同时迈步走到船头,目光远眺。

出师不利,竟然遇到海寇。

张翚没想到吕宋这边的海寇已经如此猖獗,随意出没。

但他知道自己的目的为何,双方距离现在逐渐接近三十里,在这空荡的海面上,远处有什么十分清楚,一览无余。

“炮船上前,但不要开火,打旗语,绕过行驶!”张翚知道不可打起来,但海盗的脾性他也有所了解。

可以不打,但气势不能弱一头。

幸好,那群海盗见是大明的海船,也并无靠近之意。

“千户,海盗主动绕路了!”

“好,”张翚在心底松了一口气,神情严肃,“加速行驶!”

吕宋国,宫廷内。

一个内侍匆匆跑入大殿,用当地语言高声喊道:“大王,大事不妙,刚刚士兵来报,说有明军的船舰靠近岸边!”

吕宋国王本来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最近明军的事儿可是让他伤神过度,好不容易派使节过去,才得来一丝喘息。

这个主事的明将虽然罢免,但谁知道明军会不会再派来一个变本加厉的将军。

他吕宋国只是一个小国,真要惹了明朝不满,船舰过来,束手无策啊。

现在他听到内侍的话,首先便是神色大惊,但随后又觉得,现在的明军没理由攻打吕宋国。

应当是想与他吕宋国进行交涉,若真是如他所想,那骚扰吕宋国,在吕宋国周边出没的海盗……

吕宋国王此刻心里盘算起来。

“慌慌张张的干什么!”吕宋国王斥责内侍,“快,备马,本王要亲自去港口看一看!”

港口,只见不远处的几艘船舰上,身着红袍的明军,在一览无余的海面上尤为显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第140章 祸从口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第140章 祸从口出并对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