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至少兴旺三代,后世之君以此为例,太子登基之前早知政事,也不会有如同故事中说的那种孩童行事。”
朱元璋的愿景自然是好的,如果真的按照他这个愿景走下去,一代人领着一代人,大明或许真的有可能多传几十年。
但可惜,朱标早亡,倾心打造二十多年的太子党,反而成了祸源,不稳定因素,朱元璋亲手毁了自己辛苦二十多年打造的太子党。
立了朱允炆为储君,建文削藩,和朱元璋的战略、政治布局,不说毫无关系,只能说是完全性,整体性的背道而驰。
“儿臣省的,但故事只是故事,而他说的皇权和相权问题,父皇真的准备好了吗?”
朱标面色沉重,他不说博览群书,但史书是看了一遍又一遍,总结的规律很简单,没有那朝的太子可以和他这个太子比权势的。
“父皇有什么准备好没准备好的,一切都系在你身上,你准备好接手六部的事情,父皇随时都可以。”
朱元璋语气沉重,他手里握着兵权,江南二十多个守备卫所,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北疆还有徐达统帅的十数万野战军,朝中武将勋贵,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人。
作为马上天子,朱元璋深刻的了解,只要手里握着军队,皇帝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丞相而已,杀了,废了,根本不会有半点风波,即便是有,也只是官场震动,和民间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儿臣…还是在准备几年吧…”
叹息一声,朱标摇了摇头苦笑道,这么大的事情,万千重担都要压在他的身上,他也很难啊。
“你只要记着,书生造反,三年不成,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一家哭总强过一路哭,百官作乱,杀了便是,百姓作乱,如之奈何?”
朱元璋谆谆教诲,朱标躬身作揖道:“儿臣谨记。”
“好了,你也别去你娘哪里了,咱儿媳妇马上生了,当年你出生的时候,咱就在攻打应天,没能陪在你娘身边,你回去陪着吧。”
喜欢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明:人在诏狱,我给朱标讲国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