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副院长说完之后,在场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胸外科刘山荣和呼吸科王主任的身上。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刘主任当仁不让的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副院长,我先说两句。气胸患者我们收治了不少,在这方面的临床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我们对收治患者有绝对的信心。“
刘主任说完之后,呼吸科的王主任也表了态,说对救治患者非常有信心。
两位主任说完之后,场下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就在这时候,何建一主任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我所担心的并不是我们缺少救治的手段和经验。而是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如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快速的转入我院。
虽然我们院与临市虽然两地相邻,不过患者转运也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的路程。在这期间患者突发紧急情况下,以救护车所承载的医疗器械恐怕不足以支撑患者挺到手术室。到时候,恐怕我们接收的就只是一位脑死亡的植物人患者了……”
何建一主任所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两家医院在转运过程中要面临的实际困难。
无论是临院还是燕京大学国际医院,在维系患者生命体征方面,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医疗团队和医疗设备进行支撑。
但是救护车转运就不同了,首先,救护车受空间限制,无法将大型医疗器械或者生命维持设备装载在上面。其次,救护车配备的药品种类较少,虽然可以再配备一些常规药品,但是仍然无法从容对应各种突发情况。然后,随车的救护人员医学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面对患者突发症状,没有更多的救治手段和经验。虽然医院可以派随车医生,但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受救护车空间限制的死循环上。
对于何主任提出的看法,在场的人都是面面相觑,就连胸外科的刘主任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些什么为好。
“何主任,那你的建议呢?”
刘副院长打破沉寂,开口问道。
喜欢医路高升:从急诊科医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医路高升:从急诊科医生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