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后怕

作品: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作者:旅行的狐狸|分类:历史|更新:2024-04-01 02:07:49|字数:4410字

如今朱熹被儒坛孤立的局面,可以说就是拜陆离一手所赐。

起先这位礼部尚书大人,作为京城儒林之首,那可是反对新帝科举取士的急先锋。

若不是当初陆离出手搅局,他也不会因为赈灾之事,而被赵广逼得四处登门向官员们筹钱。

结果就是他不但没能将赈灾捐款筹集上来,还得罪了不少的当朝官员。

这件事情最终也逼得这位京城大儒,不得不捏着鼻子倒向了皇权一边。

再加上后来陆离编纂百科全书试图动摇儒学根基的事情,那时的朱熹可以说是恨极了陆离。

可是现在这位昔日的护道大儒,却已经完全卸下效仿先圣的伪装了。

至于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无他,囊中羞涩而已。

在朱熹倒向小皇帝以后,陆离便将这位曾经的大儒视作为了保皇阵营。

既然是自己人,那么陆离又岂能亏待了这位曾经的京城儒林之首。

于是在分配大运河的利益时,陆离就特意留出了一部分股份,分给了这些保皇派系的官员。

也就是这份人情,让朱熹对陆离的态度变得复杂了起来。

在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后,朱熹才有一些犹豫的开口询问道。

“二位小姐刚来京城不久,你们是怎么会知道这个人的?”

闻言,李嫣也不遮掩,随即就将驿站发生的事情,给朱熹详细的描述了一番。

在听闻李家护卫差一点和陆离的人马动起手后,朱熹顿时就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你们可万万不能去招惹那个小煞星啊!”

在激动的说出此话之后,这位礼部尚书大人才意识到自己有一些失态了。

“啊?小煞星?什么小煞星?”

眼见自己已经失言,朱熹也只能继续说道,“二位小姐有所不知呀,那个小煞……不,那个陆东家原本是西北康定城的一名小边卒,也不知道怎么得了一笔钱财,就退伍来到了京城中闯荡……”

“尚书大人的意思是说,京城里那一些独特的高楼,全都是这个陆离的产业?”

“凡是楼前挂着纳川商会字样的铺面,都和这陆东家有所关系,这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他的纳川楼了,对了,二位小姐今日途经的落雷坡驿站,就是一处纳川楼的分店。”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啊,按照大人的说法,他来到京城中不过才区区一年多的时间,就能置办下如此大的家业,当真令人匪夷所思啊。”

“那陆东家虽然是一个官场异类,但却是一个经商奇才,如今他不但坐拥纳川楼这种顶级销金窟,更是号令着纳川商会的二十四皇商,就连城中那八座八方楼,听说也都有那陆东家的影子在里面。”

朱熹一边叹气,一边为姐妹二人简单讲了一下陆离的经历。

“那……这也不对啊,一个小小西边的边卒坐拥这么大的产业,京城中难道就没有权贵觊觎过吗,这京城水深,我们姐妹二人可早就有所耳闻的。”这一次发问的换成了姐姐李沛儿。

闻言,朱熹只能尴尬的笑了笑,帝国权贵巧取豪夺一些普通人的财产,这原本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只不过是没有人会将这些事情,拿到台面上来说罢了。

“二位小姐出身于陇右李氏这等大族,自然是不会不知道这里面的一些门道,那么老夫也就不瞒你们了,这个陆东家自从来到京城以后,着实为陛下办了几件大事。”

“一个商贾怎么可能为陛下办差?尚书大人莫不是在和我们姐妹二人说笑吧?”

“唉~~~这就是那陆东家的高明之处了,当初青州水灾,十几万灾民涌来了京城,那时帝国正逢国库空虚之时,陛下根本无力筹粮赈灾,就当朝廷还在一筹莫展之际,那陆离却组织了一批商贾自掏腰包,安置了那十几万的青州灾民。”

“一个商贾自掏腰包救济了十几万的灾民?”这完全颠覆了姐妹二人心中无奸不商的印象。

“陆东家为朝廷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之后他又助陛下推行科举,修建了百家学宫,上交细盐之法充盈国库,编纂百科全书造福万民,这桩桩件件的事情,都是在急朝廷之所急啊。”

“这天底下还有这等奇人?从前当真是闻所未闻啊,那大人为何会称呼他为小煞星呢?还有,尚书大人不是说他因为赈灾有功而被陛下封了伯吗,那为何还会称呼他为陆东家呢?”

“这……”闻言,朱熹便犹豫了起来。

这个问题普通百姓们兴许不知道,但是身为六部主官之一的朱熹,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这件事牵扯到一段京城秘闻,这才让他变得犹豫了起来。

“这件事情老夫原本是不方便说的,只是,大小姐不日之后便是贵妃娘娘了,告诉你们倒也不妨事。”

随后朱熹就把陆离屠杀白虎营之事,向她们姐妹二人讲述了一番。

同时他也没忘记,将陆离前阵子在落雷坡驿站,教训那群世家子弟的事情,一起告诉了姐妹二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方便以后阅读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第420章 后怕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第420章 后怕并对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