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心思

作品:重生之我是崇祯帝|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7 20:57:53|字数:8128字

这也是众大臣一听朱小峰亲征就拼命阻挡的原因!

结果大军在王振的迂回带领下,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人包了饺子,明朝50万大军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更夸张的是明英宗朱祁镇也被俘了。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是皇帝朱祁镇御驾亲征,因此主打的就是一个保险!而为了保险!几乎带走了明朝京师以及附近最精锐的士兵!

甚至连带着全部的京城武将勋贵集团,因为武将勋贵集团也为了继续跟着皇帝赚取这来之不易的军功!

甚至为了处理政务还带走了户部、兵部尚书和两位阁臣,这些大臣也都有去无回。

这一下子,,几乎断了大明的半个班底,,武将勋贵全军覆没,,,皇上信任有能力的大臣也被俘,,

而在京城的朝堂之上,真正上的了台面,能拿的出手的大臣只剩两个,一个是礼部尚书胡濙,

可是他已经老眼昏花,上不了台面,所以才没跟陛下出征!如今那就更是指望不上!说不定这巨大的压力就能让他心肌梗塞!

另一个是吏部尚书王直,此人虽然年富力强,但能力一般,这样皇帝被俘的大场面,他这辈子也没遇到过,就上辈子也没遇到过!

完全没有大心脏,hold不住这样的大场面,

他心想:大家都让我扛,,可我这能力拿什么扛?拿命扛吗?

于是他想到了自己吏部的二把手!于谦!

此人干练机智,适合背这个天大的锅!

于是吏部尚书王直直接向朝臣推荐自己家的二把手于谦能堪大任,还拉着于谦的手肉麻的说:“现在只能靠你了!”

可是当时的情况已经非常危险!

当时九边重镇宣府已经被瓦剌攻破,守将也自杀身亡!

瓦剌人一方面带着朱祁镇向明朝要钱要地,疯狂的勒索!在他们看来,这大明就是朱祁镇的,,,如今被我们抓了!怎么也得让大明放放血!

另一方面持续向明朝都城进军,形势非常危急,接下来如何应对,大家有了分歧。

于谦当时临危受命,背起这个大锅!

于谦建议立即召集兵马固守北京,但以徐有贞为首的人建议迁都南京,以避战祸。于谦反对说:

“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当时被于谦等人临时推上皇位的朱祁钰,听着于谦的话,也觉得于谦有处变不惊的能力,王霸之气尽显,,

于是禀明孙太后,将兵部左侍郎于谦官升一级,担任兵部尚书。成了正儿八经的京城保卫战的总指挥!

于是新皇帝要求勤王的指令发往了各地,很快京城就聚集了几十万人的守备部队!

由于人多武器少,于谦命人广泛收集守城器械。他还天才般的发明了三队制度!

那就是让守城的将士在京城的城墙上分为前中后三队,若前队胆敢撤退,中队可就地斩前队,若中队退缩,后队可立即斩中队。

而于谦临时组建的督战队又由他亲自带领守在最后!

当时还有个巨大问题迫在眉睫,从各地紧急调来的兵马以前从来没有合作训练,彼此完全没有默契可言!

在战场上军阵间的配合非常重要!而这些乱哄哄的士兵甚至一度高达四十万人!

守城部队中老弱病残青壮年都有,各地来的部队互不隶属,彼此也不熟悉,每次兵部的命令下达,士兵各部都会陷入混乱。

于谦作为总司令,虽然是文臣也没有真正统兵的经验!可是管理士兵手法却非常老道!

他命令从京城守卫的兵马中选出青壮年,不管他们曾经的身份隶属,而且组成新军,让这些青壮士兵顶在最前方,成为守备的核心!

剩余的二十多万老弱病残组成“老营”,随时补充支援前线。其实就是关键时刻充当炮灰!

这样竟然鬼使神差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就这样的乌合之众组成的部队,竟然硬扛了几十万草原蒙古人疯狂的进攻!最后竟然逼的蒙古人退军离开了京城!

京师守卫战,于谦可以说是立了天字一号大功!

当时的情况甚至比1644年的崇祯帝的京城还要危险!毕竟当时崇祯面对的可是李自成的几十万民军,,

这里面真正能打的不超过十万人,,

就这样两袖清风,功劳比天大,再造社稷的于谦,,最终的结局竟然是为了背皇帝的黑锅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

祖大寿想了想于谦的经历,,,对比了对比自己的状况!

如果朝鲜占领的不顺利,,朝鲜派人来京城诉说冤屈,,御史再一唱一和,,

那陛下恼怒自己办砸了差事!更会一推二六五,,说这是祖大寿擅自下的决定,那自己最终的归宿,估计就跟于谦于少保一个德行!

因此祖大寿知道,,占领朝鲜对于自己来说,是个潜在的大的黑锅!

虽然陛下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现在朝鲜之战更是让自己指挥三个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之我是崇祯帝》,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我是崇祯帝第709章 心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我是崇祯帝第709章 心思并对重生之我是崇祯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