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蒙看到他们的反应,心里也是十分不屑。
李世民和李治没有制服这些世家之人,武则天也只是大幅削弱了这些世家的影响。他们当然不会认为自己会被灭亡。
“不知三郎为何会这样认为?”崔元综认真地问道。
“你是真想知道原因吗?”李蒙也严肃地问道。
“对!我想知道,三郎为何会这样认为。你有何依据?”
李蒙看着三个人的眼神,都想从他这得到一些回答。
他站起身,对着三人行礼问道:“那你们世家千年不倒的根基是什么呢?”
“那自然是我等显赫的地位和雄厚的财力,还掌握着大量书籍。”
“我们还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可都是经过父辈获得的赏赐。”
“对,都是合法合理所得。”
李蒙笑了一声,说道:“呵呵,我知道这些都是你们合理合法获得的。但是,你们终会灭亡的原因不是这些。”
“那是什么?”
“是因为你们太高高在上了,自视清高,有时候根本不把皇权当回事。而且你们见机行事,谁当皇帝你们就听谁的。你们说,是不是有这些行为和想法?”
“那又怎么样!我等只是寻求生存而已。”
李蒙摇着头说道:“这些还不是根本原因!”
“哦?那三郎认为根本原因是什么?”
“那自然是不思进取,不知变通了。”
“这又是如何说起?”
“千百年来,你们只是知道学习收藏的几本书,保存着父辈的土地。思想却没有放开,只是着眼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拥有庞大的资源,却一直培养读书人,对于读书以外的事情都嗤之以鼻。”
崔元综听到后也十分失望,他解释道:“原来就这些原因!我还以为是什么呢。这自古以来便是读书人身份高贵,读书才能有出路。”
李蒙也是点头道,准备起了自己的长篇大论:
“你说的是,读书才有出路这句话很正确。
“但是,教育内容仍很贫乏,自然科学不被重视。你们的教育知识重视伦理道德,对于其他的天文地理,算学格物,自然规律等知识知之甚少,缺少研究,不是很重视。
“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读书人不参加生产劳动,劳动者得不到受学校教育的权利。
“而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享受教育是贵族地主统治阶级的特权。遵循“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原则。劳动人民仍然接受不倒教育。
“教育的政治价值却十分突出,而教育促进民生发展的职能受到极大局限,所以,千百年了还是马在拉车,牛在拉犁,普通老百姓还都在为吃饱穿暖而发愁。
“这种情况一直在王朝的建立和覆灭中循环,你们世家千年之间也没做改变,只是安安稳稳地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崔元综听了这么一大段话,感觉到李蒙还是没有说原因,他回道:“三郎说这么多,也只是说出了一些弊端。还是没有道明,我们这些世家为何会灭亡的原因。”
李蒙有些无语,这几个人也是世家子弟,弊端都说了他们还想不明白。他接着说道:“要是有人能解决这些弊端呢?”
“哈哈哈”三个人开始放声大笑。
“三郎真会说笑!”郑颢摇着头说道:“你都说了,千百年没有改变。那你当真以为这些改变是很快就能实现吗?”
“就是,而且我们这样还能保持地位,一直存活下去,为何要改变?”崔景附和道。
崔元综也接着解释:“学习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是一项很大的花费,普通百姓一般是无法负担得起。而且,他们学习的东西也没有我们多,这朝中高官还是我们世家之人掌控。”
李蒙试问了一句:“倘若,要是读书不再花费很多钱呢,人人都能读起书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崔景连忙摆手道。
“就是,这书籍抄写,印制可是非常耗时,且耗费钱财巨大。”
“还有这读书人大多数都是我们世家之人,若是没有人去教导,这如何启蒙?”
李蒙听到他们的解释,知道了他们的底气,不再想和他们争论。
他知道自己现在算是处于敌营,可不能说出自己的底牌。
毕竟自己现在也是刚刚没性命之忧,可不能在四处给自己树敌,也更不能随意暴露自己的真正意图。
这些世家能屹立千年,绝对有着他们引以为傲的东西,自己也就只是来做客的,也不能就随意贬低主家。
想到这些,他就连忙带着歉意说道:“哦,对!你们说的非常对。倒是我考虑不周了。”
“无妨,三郎明白就好。只是你这年纪尚小,且在深山多年,见识稍微浅薄了些。你一介寒门,由此见识,实属大才。”崔元综还不忘夸赞一番。
“既然如此,以后倒是要劳烦几位兄长多多指点了。”
李蒙也做足表面工作,心里却十分庆幸,这几个人也没有察觉到自己这话中的隐藏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