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一人一台戏,不用争

作品:新贞观造反录|作者:龙纹小吉|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3 08:39:13|字数:4422字

长孙无忌懒得与李纲扯那么多,直接告辞,然后去丽正殿。

本来长孙无忌以国舅的身份,出入丽正殿那是平常事,通报一声就完事。

皇后因为身怀六甲,也特别喜欢自家哥哥来说说话,解解闷,特别是现在皇帝御驾亲征了,愈发觉得无聊。

李纲也不甘示弱,直接拉着李承乾一起去丽正殿。

有太子在手,丽正殿众护卫也不敢阻拦,同样是通报了就让进去。

长孙皇后看着自家哥哥与李纲这个老头,争着要抢那剩下的太子良娣位,实在是无语。

长孙无忌主张礼制不可乱改,宁安县主身份高贵,可为良娣。

李纲认为大唐太子比之前朝金贵,加上皇帝的原因,另皇室人员凋零,所以理应增加良娣之位,让太子为大唐开枝散叶,这是国之根本。

李承乾躲在一旁看着舅舅与老师在争吵,至今没有想明白,刚刚还是好好的在讨论养殖推广与考核改革,怎么话题一转就变成给自己送老婆了呢。

送老婆就送了呗,非要是做良娣,低一级的良媛好像就不存在一样,那两人提都不提一下。

长孙皇后也是无奈。

倚梦的事她也听说了,也见过那孩子,挺不错的,演的大戏特别有意境,就是年龄大了点。

李若妙就更加不用说了,那就是大家闺秀的典范,自小知书识礼,聪明伶俐,所以才让她进宫陪长乐读书。

若是放之前,长孙皇后可能会考虑儿子的六眷要能给儿子带来娘家的助力,这个标准来看,李若妙是最好的选择,她身后可是站着前朝文臣们。

但是现在,儿子是在三位宰辅之下,稳坐朝野权力第四把交椅了,六眷里已经不需要太多娘家有势力的了,以免将来太子妃压不住,以致后宫不稳,后院起火。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倚梦是比较好的选择。

看了下躲在一边的儿子,长孙皇后又摇了摇头,年纪轻轻就到处拈花惹草。

算了,良娣里那个程家丫头势头太盛,将来太子妃必然压不住,让李若妙进宫,将来可与程家丫头平衡平衡。

至于倚梦,因为身份恢复,还获赐宁安县主封号,梨园现在不敢找她排大戏,那就让她进宫,以后专门演戏给本宫看就好。

决定了以后,长孙皇后制止了两个吵架的家伙:“大哥,李卿家,别吵了。就依李卿家所言,良娣扩张至4人,若妙与倚梦两个孩子都进良娣。”

李纲听到,开心得很,得意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然后对长孙皇后拱手行礼:“臣谢过皇后娘娘。”

长孙无忌说道:“既然皇后发话,臣也赞成。另外,太子妃虽未归东宫,但是太子六眷仅一位承徽在位。所以臣斗胆,让倚梦直接进宫侍奉太子。”

李纲一听,直接进宫?连基本的礼仪都不做一下?长孙狐狸你果然狠,毕竟那个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只是认的干女儿,还是没认几天的,不在乎这些。

但是老夫在乎啊,小孙女起码也得是八抬大轿抬进宫啊,将来才有争那贵妃之位的资格。

所以李纲立马反对:“辅机,你这是藐视礼制!良娣乃是正三品,按例应于太子十三岁时,从永福门抬进东宫,然后……”

长孙无忌说道:“文纪啊,倚梦那孩子,没有什么野心,就是一心想要以身相许,不求将来是什么位置,哪怕以后她只是一个小小的美人、才人也不在乎,报恩而已。”

李纲立马不说话了,你清高,你狠,我孙女将来最差都得是德妃。

长孙皇后说道:“大哥,李卿家说得对,这样吧,就等承乾十三岁,三位良娣按礼一起进宫。”

李纲拱手:“皇后娘娘明义。”

长孙无忌说道:“皇后娘娘说得是。臣这就回去告诉女儿,等太子十三岁再进宫报恩。”

长孙皇后说道:“不过,这段时间,可以让她去梨园,继续排演那出新戏。本宫想看。”

长孙无忌拱手:“是,臣回去就让女儿到梨园参演新戏。”

李纲立马说道:“是太子新写的大戏《白蛇传》吗?”

长孙皇后说道:“没错,就是那个。”

李纲说:“皇后娘娘,臣孙女若妙,曾在宗正寺与太子探讨研究过《白蛇传》的剧本,老夫当时也在现场,对新谱的配曲也曾指点一二,孙女若妙更是演绎的惟妙惟肖。所以臣自荐孙女若妙出演白蛇。”

长孙无忌一听,老不死,这是要博表现了?立马说道:“皇后娘娘,倚梦之前就在梨园排练,且是太子与程家丫头一起选的白蛇主演,已经排练得差不多了,怎么可以中途换角。”

长孙皇后说道:“《白蛇传》不是还有一青蛇吗?让若妙去演也可以。”

李纲一听,白蛇传,摆明主角就是白蛇啊,让孙女去演个青蛇,不就是认了低威吗?

不行!

李纲说道:“皇后娘娘,不如这样,由倚梦与若妙二人,一人唱一段白蛇传,然后宫里的公主、妃子一起选,谁最后演白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新贞观造反录》,方便以后阅读新贞观造反录第275章 一人一台戏,不用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贞观造反录第275章 一人一台戏,不用争并对新贞观造反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