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世家外贬

作品:新贞观造反录|作者:龙纹小吉|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3 08:38:19|字数:4526字

五姓七望的朝堂代表官员们有点恼气这些小辈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就算沉不住了,你好歹带了接近千人过去,打赢了甚至打死了王天云也好说,反而被别人打死打伤500多人。

别人王天云那边貌似只有一个人受伤,好像是因为追砍的时候跑得太猛没刹住脚自己撞到树上去磕破头了。

听说那个会爆炸的小木棍就炸死了300多人。看来王天云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世家对这个极为好奇与上心。

好奇与上心这都是后话,现在得应付皇帝陛下把事情糊弄过去再作打算。

崔仁师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

崔仁师才说了几个字,李世民立马打断道:“仁师,这里有份奏疏,说是你的次子也参与了这件事。念在他受伤没有侵犯百姓,就不处罚他了,但是子不教父之过,朕罚你去青州任职,哪里听说罪犯有点多,你就替朕去处理好青州的治安。”

崔仁师知道,这是找借口把自己外贬了,没办法,谁让自己儿子傻乎乎地跑去跟风了,管家也不拦着。唉,认命吧:“臣领旨,臣到青州必定把犯罪降到最低,还青州百姓一片安宁。”

李世民“嗯。”了一声,然后看向崔民干。

崔民干心头一震,自己的次子就是那个振臂高呼的傻缺,这次只是受了点轻伤逃了回来。虽然自己昨晚把他吊起来打了几百下,但是皇帝可不会管你的私下惩罚。

李世民见崔民干没有说什么,就直接说道:“民干,朕现在有一心腹大患,他们经常侵袭边境,掳掠朕的子民,残害朕的百姓,每每想到,朕心难安。”

崔民干立马拱手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世民说道:“着黄门侍郎崔民干擢升幽州刺史,以镇突厥南下。”

崔民干拱手行礼:“臣谢圣人隆恩。必以命镇守幽州。幽州在,臣在,幽州亡,臣先亡。”

黄门侍郎正四品上,幽州刺史从三品,明升实贬,若是不好好干,这辈子可能要死在长城边上了。崔民干认命,这是被儿子坑的,皇帝陛下确实没说错,子不教父之过。

解决了崔民干后,李世民看向了王珪。

王珪是五姓七望在朝野里最大的官了,乃是门下省正三品侍中,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级,实际上地位只在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三人之下,可谓朝堂上第四位宰相。

王珪深知这个位置保不住的了,虽然自己的儿子没有直接参与这次的打架,但是给了人啊,送了不少的私兵过去。

所以,当李世民看过来的时候,王珪直接拱手道:“陛下,臣闻同州因黄、洛、渭三河交汇水灾不断,臣愿前往同州治水利,秉大禹之志,筑护民之堤。”

李世民嘴角微微扬了一下,果然是世家里最会来事儿的那个,当即说道:“准奏。王卿家,去了同州做刺史,要快点把水利治好,朕还盼着王卿家早点回朝。”

王珪拱手行礼:“臣,遵旨。”

朝堂里,世家最大的三个擎天柱,都被贬出了京畿地区,李世民看向了剩下的世家官员,双眼犹如真鹰般锐利,让世家官员浑身不自在。

接下来,范阳卢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最大的代表们,除了极个别例如李靖、郑仁泰、李孟尝(这些是皇帝派,不算作世家之列)之外,统统被贬出了京城。

至此,五品以上的京官,除了清河崔氏与皇帝派外,再无五姓七望之人。

整个朝野,为之震动。

李承乾如果不是知道襄城皇姐已经被老爸老妈默许给了冲表哥,还真的会信了坊间传闻王天云是预定驸马的说法。

看着这次闹剧的最后结果,真的唏嘘。起初只是自己的一次异想开天,找老妈帮忙,让杜如晦挨下毒,然后嫁祸给世家,自己再安排六扇门去打压,趁机抢夺世家生意。

李承乾不知道究竟是老爸老妈截了自己的功劳,还是说老爸老妈觉得自己想法幼稚实在看不下去,所以才亲自下场操刀。

从结果上来看,五姓七望在朝堂上已经没有了话语权,皇权在大唐进一步集中。李承乾自认,作为太子的他还无法做到这样的结果。

毕竟自己手上没有兵权,仅有的武装力量六扇门在世家面前还不够看。而自己老爸则不一样,大唐初期是府兵中央集中制,全国60万府兵,有30万在京畿道护卫皇权,十六卫大将军们全部都是老爸的忠实拥趸。

被老爸抓住把柄的世家,谁敢不低头直接拿你祭刀,其他人自然都低头了。谁都不想做出头鸟,所以只好乖乖离开朝堂。

李承乾认为世家们想要崛起,在老爸在位期间已经不太可能。接下来,世家们会对现在的皇子进行投资,一旦投资成功,皇子继位大统,就将是世家再次崛起之时。

当然,如果自己不接受世家的投资,那么他们就会转向投资其他皇子与自己争夺皇位。

最好的被投资者,就是李泰那个小胖纸了,毕竟李治还未出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新贞观造反录》,方便以后阅读新贞观造反录第228章 世家外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贞观造反录第228章 世家外贬并对新贞观造反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