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科举再开,国子监下州府

作品:新贞观造反录|作者:龙纹小吉|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3 08:37:44|字数:4496字

李世民心里认为李承乾不可能怕五姓七望,毕竟那混蛋小子特别会狐假虎威,看他对付程咬金就知道了。

不过想是这么想,却是不能说出来,老婆明显就是个护犊子的。

李世民想了一下,说道:“难怪最近早朝的时候,世家之人把政事谈论完就不再说话,退朝都是第一批离开,面上多有不满之意,原来是因为这个。”

长孙皇后说道:“大哥说,目前这本氏族志是坊间流传,没有获得朝廷发布承认,对世家不会形成什么动摇的影响。但是另外还有一件事。”

李世民问道:“还有什么事情?”

长孙皇后从书桌上一堆书的下面,抽出几本书,递给李世民说道:“二郎,这些都是坊间这段时间流传的书籍。”

李世民拿过书籍,随手选中一本,封面上写着《三字经》,然后翻开看了起来。

不一会,李世民看完,然后说道:“这三字经,文字浅显,易懂易学,句式整齐,便于阅读,纲举目张,结构严谨,修辞讲究,内容丰富。启蒙的旷世巨作,应录入六学二馆。”

长孙皇后说道:“二郎,再看这一本。”

李世民顺着长孙皇后手指的位置,拿起了那本书,封面上写着《百家姓》。李世民赶紧翻开来看,还读了出来:“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一口气把百家姓读完,李世民合起书来,问道:“观音婢,这书是何人所作?”

长孙皇后说道:“坊间传闻,乃是王天云所作。”

李世民再拿起剩余的书籍翻了起来,《蒙求》、《杂字必读》再一次让李世民微微震惊。

”怪不得!“李世民把另外两本粗略看完后,说道:”朕还以为世家最近在密谋着什么,但是又没有找到证据。还想把崔仁师、王珪等人抓起来调查一番。没想到,原来是因为这个。“

长孙皇后说道:“虽然这些没有对世家造成实际性的伤害,但是这算是对世家的根挥动了一次锄头。”

李世民说道:“没错,天下学子皆以世家望族为求学之源,山东氏族长期垄断知识传承,投谒举荐皆是世家门生或者附庸之人。大唐根基实则掌控在他们手中。”

长孙皇后说道:“二郎,高明之前曾言,开科举,国子监下州府,才能对世家形成威胁。”

李世民说道:“关于科举,这段时间朕与辅机、克明、玄龄三人也有商量,仙子阿需要把制度重新定下。这是为防止武德年间科举后第二年,学子们公开找关系,行卷之风盛行,近乎公然作弊,科举还未进行,录取名单、名次已经尽人皆知,导致隐太子强行取消了科举。”

长孙皇后从枕头下面摸出一封厚信,说道:“二郎,这是高明写给臣妾的信,信上详细地写了一套科举考核的制度。”

李世民接过信看了起来,上面写着的科举制度,包括了乡镇县试,州府解试,尚书省试,御前殿试一整套的方案,还有一大串搜检、誊抄、对读、回避、锁院等等防止作弊的制度。另外为了公平起见,有官身的考生要单独参加“锁厅试”,与考官团队有关系的考生要单独参加“别头试”,两种考试,录取名额都不占用百姓考生的录取名额。

李世民看完后说道:“这份科举的制度,真是高明想的?”

长孙皇后说道:“二郎难道还认不出高明这独一无二的丑体字?臣妾让司礼监找人尝试模仿高明的字,还未有人能模仿得出来。虽然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至少知道这是高明亲笔所写。”

李世民无奈地说道:“就不能好好地练练字!青雀写的字,都已经能登大雅之堂了。”

长孙皇后说道:“二郎,不说这个了,高明的字就由他吧,连李纲大人都没法给他纠正。”

李世民说道:“嗯,不说高明的字了。这科举制度,朕明天就与辅机、克明、玄龄好好商议商议。只是这国子监下州府,现在似乎并不合适。”

长孙皇后说道:“确实还不合适,毕竟没有足够的教书先生。不过,臣妾倒是觉得,可以效仿高明的办法。“

李世民问道:“观音婢想效仿高明的什么办法?”

长孙皇后说道:“雇佣人来教书。”

李世民问道:“高明经常雇用人吗?”

长孙皇后说道:“赛马会乃是皇家产业,但是需要人手极多,又不能尽用宫中之人,所以就使用了雇佣的办法,给付工钱,不同的职位给予不同的工钱。当初父皇设下的捉钱令史大部分都留在赛马会受雇佣。”

李世民说道:“观音婢意思是,国子监到地方去,也这样花钱雇佣人?那这费用由谁来出?”

长孙皇后说道:“先由内帑支付。现今内帑充盈,暂时在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广州、泉州、明州、登州、并州这九座大城设置国子监六学,雇佣当地学识渊博之士教书,先是招收寒门学子、落魄士族尝试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新贞观造反录》,方便以后阅读新贞观造反录第198章 科举再开,国子监下州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新贞观造反录第198章 科举再开,国子监下州府并对新贞观造反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