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高处不胜寒

作品:崛起一八五九|作者:凤凰苗苗|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9 16:32:17|字数:4734字

第二天,总督府被攻占、总督投降的消息迅速传开,英军士兵一片茫然。

克拉克知道自己完蛋了,粮食都储存在加冷河西岸,东岸这边的粮食最多能维持一个星期,自己就是想固守待援都不成,除了撤退别无他法。

而撤退只能靠逃回来的两艘战舰,撤不了几个人,而且只能撤到柔佛海峡北岸马来半岛的马来属邦,那里丛林密布,道路难行,能不能走出去都成问题。而且,自己这么撤退回去,绝对会上军事法庭,并且带着耻辱去死。

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华国五年二月二十九,公元1871年4月18日,克拉克在得到华国保障战俘生命安全的保证后,率6.2万英军向华国投降。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进攻的华军此时只有3万陆军,连英军的一半都不到。

北京的紫禁城毕竟是经过明清两朝不断地扩建和整修,规模非常宏大。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是世人最熟悉的午门,经常说的“推出午门斩首”就是这个地方,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

紫禁城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

吴天佑今天就是陪同皇后来御花园赏花的,一起的还有国丈王治俸一家大小。皇后王玲带着嫡长子吴立煜陪着母亲在花园里散步,而吴天佑则和国丈王治俸及两个大舅哥聊天。

吴天佑:“国丈,新加坡可能还要乱一阵子,玲儿她一个人难得和你们聚一次,你们就在京师多住一段时间,也好让她陪你们到处转转。一入宫门深似海,玲儿就算是贵为皇后,见你们一面也是不易啊。”

吴天佑这话纯粹是唠家常的口吻,根本不把自己当皇帝,其实在心底里,到现在吴天佑还是没有习惯自己这个皇帝身份。

王治俸:“谢皇上关心。这路是玲儿她自己选的,是她的福气。”

吴天佑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唉!自从做了这皇帝、搬进紫禁城后,群臣都离自己越来越远,自己就快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高处不胜寒啊。现在,就是老丈人也是这么毕恭毕敬地和自己说话,只有君臣,哪还有半点亲情。

吴天佑无奈,就只能端正自己的皇帝身份:“国丈,新加坡地处要冲,是我华国西出欧洲的咽喉,地势非常重要,这次朕是势在必得。此地原来是柔佛国的地方,朕就封你为柔佛侯,以后这地方还得麻烦岳丈给朕看着点,别让他们给败掉了。”

王治俸一听,立即带着两个儿子,起身向吴天佑行跪拜大礼,叩谢皇恩:

“老臣叩谢吾皇圣恩。”

王治俸能不高兴嘛,侯爵啊,虽然前朝侯爵并不稀罕,但华国的爵位是非常稀缺的,自己还是第一个封爵的外戚呢。

吴天佑接着说道:“王斌,容闳担任议政院议长后,公事繁重,无暇顾及工业部的事,你就去接他的手做工业部尚书,帮我管管这摊子事。工业,是我华国今后的希望所在,你先把我们从普鲁士,哦不,现在是德意志了,那里换来的两项技术给落实了。”

原来,在击败法国后,威廉一世在王公贵族的簇拥下,于华国四年十一月二十八、公元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宣布建立德意志帝国。

由于王治俸拘束地以君臣之礼在聊天,就根本算不上是聊天了,弄得吴天佑是郁闷不已,这算哪门子聊天,百分百的君臣对白。

这时,内侍来禀报,齐国公和安西伯有急事需要汇报。

来的太及时了,吴天佑心想,随后让内侍通知皇后自己去处理国事,先行离开。然后向王治俸几人交代几句,就匆匆离去,摆脱了这尴尬的场面。

吴天佑回到东暖阁,齐国公和安西伯二人便过来行君臣之礼,礼毕,吴天佑开口问道:

“齐国公、安西伯两位联袂而至,看来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都说说看,什么事。”

齐国公贾绍明双手提过一份电文:“恭喜皇上,新加坡拿下了。”

虽然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能这么快拿下新加坡还是出乎吴天佑的意料,毕竟是3万多对7万,就是7万头猪,也会杀到你手软。

谁知看了电文后更是高兴,除了打死的,俘虏加投降的竟让有6.4万人,也就是说,只打死了6千人左右英军就投降,这特么地也太儿戏了吧。

吴天佑:“这怎么回事?这俘虏是不是太多了点。”

这话问的,没人敢答。

可不是,仗没这么打的,刚开打就结束了,在座二人也无法理解。

贾绍明:“皇上,是多了点,想必是英人看到事不可为就放弃了。只是这么多俘虏怎么处理?韩国公(贺黎明)已经向我们参谋部讨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崛起一八五九》,方便以后阅读崛起一八五九第177章 高处不胜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崛起一八五九第177章 高处不胜寒并对崛起一八五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