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悲催的忠殿军

作品:崛起一八五九|作者:凤凰苗苗|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0 16:33:54|字数:4516字

吴天佑之所以没批准徐健寅的选择,是因为徐健寅生于1845年,只比他大一岁,而且还是徐寿的次子。他这个年龄,应该继续学习深造,再来搞研究,将来会走的更远。

当吴天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建议再挑选几位同龄少年,通过自己的岳父王治俸,以南洋学子的身份前往英国求学。

众人都举双手赞成。徐寿更是直接以父亲的身份,要求徐健寅接受安排。

徐健寅沉思片刻,便点头答应。

这次会晤过后,徐寿、华蘅芳、龚芸棠便立即启程南下福州,寻址建厂。

处理完徐寿几人的事情,吴天佑召来副参谋长贾绍明和武库司郎中陈观堂,安排军队改制及扩编事宜。

这次出征贵池,他集中了三个师以上的兵力攻城。让他感觉到,现在以一个师1万1千人的兵力单独作战,已经有点力不从心。需要两到三个师才能独当一面,就比如左五军的形式。

可太平天国虽然封自己为战王,洪秀全却一直不同意多给几个军的编制。而且,一个军五个师,按扬威军的编制有五六万人,过于庞大,不好控制。

他现在甚至有点后悔,给了左五军5个师近6万人枪,超过了扬威军兵力的一半有多。虽然他相信自己长兄暂时没什么想法,但时间久了就难说。

更何况他是自己麾下唯一的一个王,就算他没想法,他那帮手下为了自身的利益,都可能会怂恿自己的长兄自立,不得不防啊。

当然,这些事,吴天佑是不可能对第二个人说的。

所以,扬威军扩编势在必行。

“我这里有一份初步计划,需要大家一起完善一下。

由于我幕僚府控制区域扩大,武器弹药的运输距离越来越远,已经开始影响部队的军事行动了。我准备在福州,设立一个弹药厂,生产炮弹、子弹和手榴弹。”

贾绍明、陈观堂两人闻后,都表示赞同。特别是陈观堂,他负责后勤供给,感触最深。从杭州通过船运弹药去福州需要近半个月。如果走陆路,不仅供应量成问题,时间更是需要一个多月。左五军的军事行动因此经常因为弹药问题受到牵制。

接着吴天佑抛出了扩军计划。在师的基础上组建集团师,集团师长官称司令。把福建、安徽等地的清军俘虏整编,再在三省征召新兵,把第一至第五师,第十一师扩编成第一至第六集团师。同时组建第一炮兵师。

无缝钢管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以及产能的提高,让扬威军兵工厂的枪炮生产能力有了极大提升,日产步枪已经突破千支、火炮超过10门。四个月的新兵训练,能够生产足够的装备武装新兵。

不过,贾绍明却提出改进意见。4千人的炮兵旅编制对于1万人的师来说,过于庞大。应该缩小炮兵旅编制。同时,组建更多的专业炮兵师参与作战。加上缺少马匹,建议取消师的骑兵旅编制。同时,扩大步兵旅的人数编制,使每个师保持在万人以上。

吴天佑稍微思索一下,就点头同意。步兵配属的炮兵确实不宜过大,而且仅限于野战步兵炮,否则会严重限制部队的机动能力。而是应该多配备专门的炮兵师、炮兵旅配合陆战部队进行大型会战及攻城战。所以,步兵配属的炮兵旅人数被修订为2000人40门76mm口径以下的火炮。

至于步兵,则扩大“什”的编制,由原来的10人,改成10个士兵加正副什长共12人。每卒原来辖四“两”,改为每卒辖五“两”,于是每个步兵旅便扩成1千8百人。

这样一来,扬威军每个师为5个步兵旅加1个炮兵旅,人数1万2千人。

集团师是2个步兵师、1个重炮旅、1个骑兵旅、1个警卫旅约3万人。而近卫集团师是3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加2个骑兵旅、1个警卫旅约4万5千人。

左五军沿用旧制,不在整编范围内。

1863年3月,过完年没多久,处理苏福省常熟骆国忠叛变投敌事情后,李秀成带主力部队20几万人匆匆赶回到天京。

湘军此时的进攻部队,也升至6万余人,由上海、江苏提供给养,湖广提供兵员。正稳扎稳打,步步向天京城逼近。而忠王的20几万大军,新兵占了很大比例。真正的精锐不过三四万人。

但20几万大军到来,让天京本已紧张的粮食供应雪上加霜。苏福省及杭州幕僚府就算有再多的粮食,通过陆路运输也送不进去这么多。何况苏福省的粮食本就不富裕,而杭州的幕僚府此时却四处征伐,本身粮食消耗就极大,能够调剂的也不多了。

无奈,李秀成留来王陆顺德等在天京牵制清军。而自己亲率大军打算从安徽舒城、六安、英山、霍山一带疾趋湖北麻城,分兵攻取黄州、汉口,合攻武昌省城。然后攻荆州、取襄阳,与远征陕西的扶王陈德才军队联成一片。

如此,可以在湘军的后方狠狠地插上一刀,逼湘军撤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崛起一八五九》,方便以后阅读崛起一八五九第73章 悲催的忠殿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崛起一八五九第73章 悲催的忠殿军并对崛起一八五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