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举人张宝骏

作品:崛起一八五九|作者:凤凰苗苗|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0 16:31:24|字数:8604字

吴天佑对张宝骏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就是这太平军的身份。太平军早期砸佛寺毁孔庙,在士人眼中如同洪水猛兽,纷纷自发组建乡勇起兵抵抗。

所以,他在实施政策时会因地制宜做很大改动,和其他太平军有巨大区别。继续让世人误以为是太平军,就怕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民心,会让其他太平军的行为败光。

张宝骏也不由地陷入沉思,习惯性来回踱步。这的确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相当敏感的问题。弄得不好,会过早引起太平天国高层的注意和猜疑。

“军帅,我军的确需要一个独特的名称对外宣传,以示和太平军的区别。扬威军这名号就不错,我们只要加大宣传,淡化太平军色彩就可以了。唯一麻烦的是这身太平军的军服,士绅及民众的痛苦记忆太深,短时间内怕是难以抹平。”

“军服?”吴天佑心下不停思考。自己心里对太平军军服并不反感,也谈不上喜欢。但更倾向西式军服,特别后世的德国军服最是喜欢,现在还有很深的印象。

只是,这真要把军服换了,深究起来,是形同造反。而且,最近第二次鸦片战争还在进行中,民众对西式军服的反感,怕是不会比太平军军服少。

“不行。现在换掉军服,太过敏感。”

“还有一个方法,那就弄一面扬威军特有的旗帜。”

“这个可以有。就这么办。除了我还保留太平天国的标准旗帜外,下面所有部队,都使用扬威军军旗。我的意思,为了有明显的区别,就用长方形的横旗。至于具体的内容,一会儿你和贺黎明、杨文才他们二人商量一下。

我现在委任你为扬威军幕府幕僚,主管地方官员的任免、升迁、考评。你对徽州的官场比较了解,就从徽州开始。以后,我军控制区的所有官员都在你的管辖范围。”

突如其来的任命让张宝骏始料未及,心里却瞬间暖烘烘的。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

吴天佑是一个极具智慧的人,一举一动绝不是无的放矢。对于一个降官,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不仅需要博大的胸怀,更需要有高度的自信和对自己充分的信任。

“哈哈,我们出去吧,想必覃指挥使和陈部长都等急了。”吴天佑站起身,走出书房。张宝骏紧跟其后一起来到县衙大堂。覃陈二人见到,立即过来见礼。

吴天佑回过头对着张宝骏:“奇文过来,我正式介绍一下。”

“张宝骏,字奇文,现在是我扬威军幕府,主管官吏事务。”然后又向张宝骏介绍覃陈两位,“这位是内卫指挥使覃超,这位是军需部部长陈观堂。大家彼此熟悉熟悉。”

众人寒暄入座,吴天佑开始发问:

“你们二位过来,有什么事?”

“军帅,你要求收集的船只已经办妥,共收集到23艘大船。”陈观堂汇报说道。

“很好。陈部长,你立刻着手安排,我们要更换军旗,除我的帅旗外,全部都要使用新的扬威军军旗。

首先要更改陈德才的前营和建设3队的旗帜,这些船就是他们出征用的。至于旗帜的具体情况,一会儿会通知你。”

“是,军帅。我立即去办。”说完一个敬礼,出去办事去了。

吴天佑接着吩咐亲卫,去传唤前营旅帅陈德才和建设3队队长。随后回过头问覃超为什么事。

“军帅,英王带部队驰援太湖城,在6天前就已经和湘军开战。据了解,几天恶仗下来,太平军伤亡了七八千,湘军才伤亡2千多,形势很不乐观。

如果照这个比例打下去,哪怕是比湘军多一倍,太平军也是凶多吉少。”覃超有点郁闷地答道。

吴天佑一听,伤亡比差不多1:4了,怎么回事?湘军进攻太湖,我军驰援,是敌攻我守的态势,就算是太平军的战力不如湘军,也不应该打成这样啊?这得多脑残才能打出这个战损比,英王难不成在梦游吗?

特么的,湘军6万来攻,你12万大军迎战,太湖城还在我军手中,打成现在这样完全不应该啊,英王不可能就这点水平。

一问之下才知,由于湘军攻击迅速,在英王大军未到之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合围太湖,并于太湖城外,布置了三道防线,采用战壕围困太湖守军。

现在是守军出不来、援军进不去。英王不得已只能强攻敌阵,打通内外联系。局势就演变成我军进攻、湘军防守了,伤亡是直线上升。

靠!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是遇到高手了。别说是太平军了,就算是我后十三军、或是西洋列强的精兵,现在对战壕这种防御战术也没有有效的方法,只能拿人命填。

吴天佑也很头大,这战壕确实不好打。现在还不是战壕最难打的时候,配上轻重机枪的战壕,那才要命。

战壕不是打不了,记得后世的电影《亮剑》中就有方法,李云龙当时就是用战壕对付战壕,把战壕挖到对方战壕的前沿,然后不计代价集团冲锋,一举灭了山田大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崛起一八五九》,方便以后阅读崛起一八五九第22章 举人张宝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崛起一八五九第22章 举人张宝骏并对崛起一八五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