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与卢麟元对话经济

作品:币圈:半年赚千亿,我该怎么花?|作者:虾里虾气|分类:都市|更新:2023-11-09 16:12:25|字数:4366字

叶梦泉推门而入,然后客气的喊道:“卢先生你好,我们苏董到了。”

只见卢麟元连忙站起来,笑声爽朗的说道:“苏董你好,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苏哲也是微笑着与他握手:“卢先生的视频,我也是经常看到,久仰久仰。请坐,咱们坐着聊,梦泉,泡茶。今天我要和卢先生好好请教请教。”

“好的。”叶梦泉点头应完,就走过去优雅的坐下,熟练的开始洗茶。

而卢麟元笑着说道:“苏董面前,我怎敢说指教,只能说探讨,探讨。哈哈。”

两人在茶台前相邻而坐,叶梦泉坐在在对面泡茶,气氛相对宽松。

苏哲率先开问道:“特区现在正在设计宏观经济政策,我只是个商人,对于这方面的学识是比较浅薄的,还望卢先生能不吝赐教。”

苏哲说的这么客气,卢麟元连忙接话道:“苏董太谦虚了,你现在取得的成就,不管哪一方面,都无法用一个商人来定义。倒是像我这样的所谓专家学者,大多是泛泛而谈。因为没有能力自己经商赚钱,才会靠磨嘴皮子...”

“哈哈,卢先生太谦虚了,你的视频我看过,就冲你不高唱赞歌,敢说真话,就已经属于凤毛麟角的专家了。”

叶梦泉这时候将两杯茶水递到两人身前,苏哲接过说道:“来,请喝茶。”

“好好”卢麟元拿起小茶杯喝了一口,不住地夸赞道:“好茶,好茶!”

夸完之后,卢麟元终于开始正面回答苏哲的问题。

“苏董可能是想问房地产的问题吧?”

苏哲反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卢麟元笑笑,说道:“这不难猜,特区背靠你和九神集团,刚刚又成功举办了全球金融峰会。特区不会缺投资,发展会很快。但特区的地域比较小,所以早晚都会地皮紧张的。特区发展的越来,越繁荣,这种紧张就会越加速。所以实行怎样的房地产政策,是特区目前需要考虑的。”

苏哲点点头道:“卢先生说的没错,我现在确实头疼这个问题。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将来就会越麻烦。”

卢麟元说道:“咱们现在身在香江,而特区的规模其实和香江很类似,我就跟你讲讲香江的房地产吧。”

“好,请讲。”

“最开始,香江其实是有很多工业的,这主要归功于日本的东亚雁阵策略,大量的中低端产业向亚洲四小龙迁移,香江就在那个时期获得了大量的投资和发展。香江得益于天然的地缘优势,加上宽松自由的金融政策,成为了四小龙之首。是发展最快的地区。”

“那时候房地产行业其实也不错,但是没有像后来那么疯狂。很多人把香江的楼市的高价格归咎于地方小,土地资源有限。这看似没错,但很多人不知道,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的时期是83年之后,这其实是不列颠国知道要在十几年后失去香江,而通过土地来向全面掠夺的超级税收。”

苏哲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有些好奇的问道:“具体讲讲。”

“因为香江在97年回归的事情,当初基本已经确定,而不列颠本土遇到了很大的经济问题。所以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发展非常不错的香江身上。当然,80年代的时候,已经过了殖民时代,他们不可能强迫式的横征暴敛,所以他们用房地产的来实现掠夺。反正香江的土地他们不卖,以后也不是他们的了,所以83年后,香江楼市的暴涨,其实是当时港英政府主导的,土地拍卖价格不断上升,才是导致楼市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你知道那十几年时间,他们用这种手段,从香江掠夺走了多少钱吗?”

“多少?”

“1000亿,英镑!”

“我操!”

就连苏哲这样的顶级富豪都被这个数字震惊到了,那可是八九十年代的一千亿英镑啊,这个数字实在太过夸张了。

卢麟元继续说道:“从那个时候开始,香江再也没有工业了,因为没有几个工厂老板买的起这么贵的地建工厂。而本来是以实业和金融贸易为主的香江,硬生生被搞成了地租经济。”

“一个好的金融体系一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现在的香江,其实是为地租服务的。这里所有的贷款都是“砖头”贷款。没有抵押物,你就没有信用,你就算是一个企业家,你也拿不到钱。所以这几年香江的发展几乎停滞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被这种地租经济给拖累了。高房价会辐射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成本太高,导致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出了问题。”

苏哲问道:“新加坡的房价好像也很高,但是他们的发展好像一直在前进。”

卢麟元笑了笑,说道:“我说了,地租经济只是原因之一嘛,其他很多原因是不可说的。”

“哈哈,我懂,我懂。”

“但不可否认,新加坡其实也是受到了地租经济的影响,生活成本也非常高。但是他们政策调整比较快。一手抓居民福利,一手抓高质量移民政策,加上他们本来就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和其他优势,再加上香江的倒退。时势造英雄,所以新加坡现在成了实际上亚洲金融中心。”

苏哲也是比较认同卢麟元说的观点,点了点头。

卢麟元再次说道:“99年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叫《香江超级地租》的文章,后来形成了超级地租理论。我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僭越土地主权,向土地使用者征缴的,超越了一般意义或者是平均租赁费用的那部分类租性的收入,或者叫类税性的收入,就叫超级地租。”

苏哲听完,说道:“有些拗口,不太明白...”

“我举个例子,用家庭收入的30%去支付居住性支出,已经是极限。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该远远低于30%,比如说家庭收入是一万块钱,极限值是3000块钱用来供楼或者是租房。好一点,好多国家可能用20%就可以了,北欧国家是10%这样的水平。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家庭的收入的50%用来解决居住问题,甚至超过这个家庭的50%。用三代人的钱来解决居住问题,它已经形成了一种严重的剥削,它是一种分配结构的严重扭曲。”

苏哲一愣,打断道:“等等,你这好像不止在说香江啊?”

喜欢币圈:半年赚千亿,我该怎么花?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币圈:半年赚千亿,我该怎么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币圈:半年赚千亿,我该怎么花?》,方便以后阅读币圈:半年赚千亿,我该怎么花?第399章 与卢麟元对话经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币圈:半年赚千亿,我该怎么花?第399章 与卢麟元对话经济并对币圈:半年赚千亿,我该怎么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