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伤逝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6-01 00:14:13|字数:4004字

直渎山下,观音门外。

滔滔长江,燕子矶。

康熙出京南巡,已经一个多月,仍旧兴致勃勃。

黄河河务,果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已经了然于胸,宣召多名官员前来商议妥当,近期应该就会有章程拿出来。

江南官场风气确实有些糜烂,不过比他预料中要好,不难整治。其间还有汤斌、于成龙之类民声极佳的官员,令康熙十分满意。

虽然烟花三月已过,但眼前的初冬景象也足够动人,没有辜负他从诗词中构建的,对南国风光的诸多想象。

他已经看过燕子矶在如火的夕阳下,赤壁连天的美景,白日里也饱览过六朝古都南京的繁华景象。

旧历十一月的朔风和江上难以隔绝的潮气,丝毫没有破坏他的好心情。夜已深沉,他仍旧在御船上捧着一本《周易》,看得兴起,不想入睡。

侍读学士高士奇伺候着笔墨,看看时辰着实太晚,低声进谏。

“皇上,您该安置了。昨日还因为着凉咳过血,您的龙体有半分差错,臣等万死难辞。”

“可朕就是丢不下这书啊。朕五岁起就学会念书,八岁登基后,又读四书,大学,中庸。看过总想把它们都背下来,不然总觉得不畅快。最近又读周易,觉得奥妙无穷,非把它研究出点眉目来,否则怎么能入睡呢。”

高士奇这些天提心吊胆,因为他已经通过明珠知道了陈廷敬为太子讲话的事情。

皇上此刻的亲近与信任,到底是真是假?

他决定试探一番,脸上做出感动的表情,用袖口拭了下没有泪水的眼睛周围。

“皇上如此好学求真,臣着实惭愧。太子殿下一事,臣听信谣言,错怪国之储君,真是,枉读圣贤书!”

康熙今晚心情好,看高士奇说得恳切,暂时放下书,喝口热茶暖身子。

“你也不必如此。前番所奏,虽然不尽为实情,捕风捉影,想来你也是情急之下,生怕索额图带坏太子,所以失言。下不为例,知道吗?”

“陛下皇恩浩荡!臣一定引以为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还是先帮朕解易吧。有几句,你看看,说说想法。”

高士奇慌忙从太监手中接过刚才康熙看的那本书,正研究着,舟外忽然有些涟漪水声,听起来好像一艘小船,正在靠近这里的样子。

梁九功的声音随后便响起。

“皇上,京中有急信送到。”

“拿进来。”

御前总管亲自捧了那个明黄蟒缎的匣子进入船舱,将它轻轻搁在康熙面前的案上。

康熙只当是寻常奏折送到,没有多想,随意打开,上头第一封,竟是四阿哥笔迹,他不禁有些困惑。

侍立在一旁的高士奇刚刚解读完那几句周易,正要开口回禀,却看见梁九功在对面跟他拼命摆手,示意他噤声。

高士奇连忙又把头低下去,只敢用眼角看皇上到底怎么了。

只见康熙捏紧那张薄薄的宣纸,面色煞白,咬紧牙关,嘴唇却止不住地在抖。

舱内几个人都竭力抹杀着自己的存在感,生怕粘连上九五至尊的怒火。

高士奇一直站到后脚跟发麻、腿肚子发软,才听见康熙一句低语。

“朕气闷,要出去走走。”

梁九功明知外面风大浪急,也不敢劝,使眼色叫徒弟们把大毛衣服捧过去,却被康熙直接扔在地上,看也不看一眼。

他就只穿着件单薄的夹袄,直面满江的萧索肃杀。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个都是这样。

难道他失去的还不够多吗?

阿玛、额涅、皇后、爱子……

这次上天把兰儿都夺走了,连个念想都不准留下。

赫舍里皇后,好歹还能抓着她的手送最后一程,好歹还能名正言顺地给她体面的国丧,兰儿呢,他什么都不能给。

一滴眼泪都不可以。

一个没有封号的贵人而已,还没有生育阿哥,跟他的时候甚至不清白,是个寡妇。

不能追封,不能张扬,越平静越好。

棺椁按规矩,已经抬出紫禁城了。

似乎从一开始,他就把这个柔弱女子的一切都占据了,享受着她的美貌与侍奉,却什么都没有给。

除了一个女儿,证明她曾经在帝王的生命里,短暂地闪耀过。

那股愤懑和怒意无论如何也压不住,在他的身体里四处游走,迫切寻找着出口。

一口暗红的鲜血,喷洒在四阿哥的信笺上。

“皇上,皇上奴才求您了,快回舱里吧,要是您病倒了,太皇太后娘娘非把奴才们五马分尸不可呀,皇上!”

梁九功领着御前几个人跪地哭求,高士奇不明就里,只好也跟着跪下叩头。

吐完血,康熙终于找回了平静。

生死有命。

罢了,或许当初他就不该强求。

都是因果。

“没事,朕最近读书太辛苦而已。高士奇,你把那几句,想明白没有?”

“是,臣,臣已经,想通了。”

“哦,那咱们回船舱里去说吧。”

梁九功连忙递上一块帕子给康熙拭去嘴角的血迹,顺手取下那封信。

高士奇口若悬河地讲解着卦象,片刻不敢停,不过他清楚地知道,皇上一句也没听。

三十六计,走为上。

“皇上恕罪,臣似乎有些着凉,可否先行退下,免得过了病气给您。”

“哦,是朕大意了,刚才冻着你了吧。梁九功,叫人熬点驱寒的汤药。”

等高士奇下了御船,康熙立刻把梁九功叫进去问话。

“到底情形怎么样,她,她遭罪没有?”

“来人说,郭贵人大出血,进参汤也没用,就,就……”

“那个孩子呢?”

“太医院,已经尽力了。只是胎里带来的弱,又是早产,救不得。”

“下去吧。”

“皇上,奴才请德妃娘娘或者惠妃娘娘过来伴驾吧。”

“滚出去。”

梁九功不敢抗旨,唯唯诺诺地出去了。

手里,还捏着那封信。

上面,血迹未干。

和墨迹重叠处,模糊了好几个字。

“额涅…...走了……再也……不回来……”

喜欢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番外之伤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番外之伤逝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