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四)

作品: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作者:梅心远|分类:古言|更新:2023-06-01 00:14:05|字数:4436字

收拾索额图的差事会落到自己肩上,佟国维没有意外。

这种可能会被秋后算账的事情,谁也不爱干,皇上只能用自家亲戚。

当年逮捕建宁公主的额驸吴应熊,皇上也是叫他去办的。

佟家,就从那件事开始发迹。

他只是没想到,索额图竟然就剩个空架子。

几样产业早都寅年吃了卯年的租子,守着个气派的宅院,和两三代人靠功劳换来的宝贝,每顿饭照样二三十个菜,仆人们换季必做新衣裳,可账面上、私下里,打了七八千两银子的亏空。

还抄家?抄他的印子钱借据吗?

以后,恐怕还得皇上养活他。

真够晦气的。

“都看好了啊。除开几位家眷,和每人身边一个仆人,其他一概不能留。皇上的意思,是软禁。没有圣旨,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嘱咐完看守索额图宅院的侍卫,佟国维看天色尚早,还来得及进宫,就让车夫快些。

他急于知道,女儿佟皇贵妃得手没有。

快两天过去,音信全无。

皇上后日就要出发去南巡了呀!

打东华门进了紫禁城,他还是先去乾清宫复命。

在书房门口,他和陈廷敬不期而遇。

“陈大人辛苦。”

“国舅爷客气。”

梁九功即刻进去通传,康熙没有休息,直接把他的舅舅叫了进去。

“给皇上请安。”

“舅舅快请起。索额图认罪了吗?”

“是。这里是他的供词。臣按照皇上的吩咐,将所有银两、账册一一收缴,绝无遗漏。因为去的突然,他没来得及藏匿。”

康熙把这些东西快速看过一遍,内心不免动摇。

看来,他确实有冤枉太子的地方。

陈廷敬的奏疏,应当是最公允的。

不过,只是一小部分。

这孩子,确实跟索额图合伙、分账。

“他的罪行,朕已尽知。舅舅辛苦了。等过两日,朕出发去南巡,京中的事情,还要劳烦舅舅多照看着。”

“臣职责所在。皇上,臣听闻,太皇太后娘娘身体抱恙,十分不安,可否请旨,前往慈宁宫问安?”

“当然。这两天表妹一直在侍疾,恪尽孝道。舅舅去了,也替朕慰劳她一番吧!”

“是。臣遵旨。”

佟国维恭敬地从书房中退出来,又以最快速度赶到了慈宁宫。

颐娴知道他迟早都得来一次,只没想到阿玛着急到敢在太皇太后面前见她。

拿传晚膳当借口,她才偷空在后院先见了佟国维。

“阿玛也太心急些,这里可不是说话的地方!”

“长话短说,用不了多大功夫。上回佟嬷嬷说的事,如何?”

颐娴没敢出声,只点点头。

“那就好。我上次告诉你那些人,保险起见,先都不管了。你只告诉德妃,无论如何,保下漕运总督邵甘。”

“这人和咱们家,什么关系?”

“漕运总督这个职位,向来是索额图他们家的钱袋子。上一任还是索尼大人的堂弟。邵甘之前一直依附索额图,每年给他至少送一万两孝敬钱。去年索额图倒霉,他在京中失去依靠,就想办法主动找上了我。”

说完,佟国维便做了个数钱的手势。

哦,阿玛这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啊。

颐娴示意自己记住了,然后领着佟国维进去探病。

海枫在小佛堂里念完经出来,看见慈宁宫似乎和往常不大相同,细一打听,才知道佟国舅来请安。

他也太焦急些。

所幸他也没待多久,毕竟不能打扰到太皇太后用晚膳,说过几句话就告退了。

海枫就如常进去,蹭孝庄的好饭菜。

颐娴站在桌边布菜的时候,就给孝庄和海枫讲了一遍邵甘的事情。

是的,她现在已经成为孝庄安插在佟国维身边,最可靠的细作。

他防范谁,也不会防亲女儿。

默默吃完饭,孝庄留海枫说话解闷。

“唉,这索额图手底下,怎么就总是这些贪官污吏聚集。一个好人,也不给太子准备。但凡出点事,一个个跑得比谁都快。”

海枫虽然得到了陈淑怡诸多点拨,但有些事情还是想不通。

前世她出嫁前,好歹在紫禁城生活过六年。

那时她不懂政治斗争,只看到些日常而已。

康熙对赫舍里皇后丢下的这个孩子,真的疼爱。

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父爱,不可能做假。

家长,尤其是生了却不管的家长,她在幼儿园工作时见得多了,不是他那个样子。

说句真心的,海枫觉得有时候康熙对太子的细致和用心,不像父亲,更接近母亲。

康熙如此用心,为什么不给太子找个更好的靠山,花了这么多年,就在索额图一棵树上吊死?

孝庄只瞄一眼便知道她在走神想事情,便开口点拨几句。

“皇帝选过几个人,太子认死理,谁也不爱搭理。其实就连佟国维、明珠都试过,没用。太子总觉得这些人挤走了他的外公,是坏人。几次下来,玄烨只能让步,盼他长大几岁,性情稳定些,再选个妥当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方便以后阅读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出宫(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出宫(四)并对康熙大帝送我去和亲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